智庫:俄能源出口收入在俄烏衝突後大增
2022/06/15
芬蘭智庫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日前發佈推算稱,自2月下旬進攻烏克蘭起的100天裏,俄羅斯通過能源出口獲得的收入達到930億歐元。歐美等經濟制裁産生了銷量減少和對替代出口目的地降價等一定效果。但以國際行情上漲為背景,俄羅斯的能源出口收入大幅增長,CREA警告稱「已成為支撐(俄羅斯)強化軍事力和侵略的重要因素」。
俄羅斯中央銀行的數據顯示,該國2021年的石油及天然氣出口額達到約2440億美元。簡單換算可以得出,俄羅斯在最近3個多月裏賺到了相當於俄烏衝突前全年出口約4成的收入。
CREA根據船舶和管線的運輸數據、市場價格等,估算了俄羅斯開始進攻烏克蘭的2月24日至6月3日的100天的出口收入。對象為屬於主要化石燃料的原油、石油産品、天然氣和煤炭。在整體的930億歐元中,面向歐盟成員國的出口為570億歐元,佔到約6成。
在俄烏衝突後,歐盟各國減少採購俄羅斯産能源,後來實施禁運。CREA的分析顯示,5月的化石燃料出口量與衝突前相比減少15%。俄羅斯原油代表性品種「烏拉爾原油」交易價格比作為國際指標的北海布蘭特低約35美元/桶。
另一方面,由於供應隱憂導致國際行情大幅上升,俄羅斯的出口收入抵消了上述負面影響。5月的推算收入為日均8.83億歐元,同比增加2.5億歐元(4成)。
![]() |
按國別來看,從俄羅斯的採購量最多的是中國(126億歐元),第2位是德國(121億歐元)。其次是義大利(78億歐元)、荷蘭(同前)、土耳其(67億歐元)和波蘭(44億歐元)。
在歐美減少採購的背後,著眼於低售價而迅速擴大採購的是印度。在原油領域,印度佔俄羅斯出口量的近2成。
CREA指出,以運往印度的原油冶煉而成的石油産品大量向美國和歐洲出口,已成為制裁的漏洞。
如果對中國和印度等國的出口增加,歐美的制裁效果將減弱,但俄羅斯要確保替代性市場,其弱點在於運輸基礎設施。這是因為,與過去相比,需要在海上運輸較長距離,而所用的油輪大部分由歐洲企業掌握。
![]() |
俄羅斯遠東的海上石油鑽井平臺(資料圖,reuters) |
CREA的分析顯示,4~5月運輸俄羅斯原油的油輪中有7成是歐盟、英國和挪威的企業所有。大部分的船舶保險由英國、挪威和瑞典這3個國家提供。CREA表示,「對運輸俄羅斯産原油的油輪的強力制裁會顯著制約其迂迴空間」,提出看法稱強化對船舶和保險的制裁將是有效的。
歐盟成員國在5月下旬的首腦會議上,針對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的新一輪制裁達成協定。以海上運輸為對象實施禁運,在年底之前停止俄羅斯産進口量的9成。作為今後的制裁選項,禁止為運輸俄羅斯石油的船舶提供保險也浮出水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筱崎健太 倫敦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