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價讓海灣産油國賺翻,能否反哺脫碳?  

2023/03/14


      原油價格高漲讓鉅額資金流入海灣産油國。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算,加入海灣合作委員會(GCC)的沙烏地阿拉伯等6個産油國2022年的經常項目順差為3460億美元,達到上年的2.5倍。部分資金成為沙特大力實施「脫石油」改革的資金,投資回流至消費國。但改革能否取得明顯進展尚不明朗。

   

      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國的2022年經常項目順差逼近2012年(3893億美元),當時因中東局勢不穩和新興國家需求擴大等造成了原油價格高漲。

 

      海灣最大的産油國沙烏地阿拉伯國營石油公司沙烏地阿美(Saudi Aramco312日發佈的財報顯示,2022財年(截至202212月)凈利潤同比增加46%,達到1611億美元。這是2019年沙烏地阿美上市以來的最高水準。比市值全球第一的美國蘋果2022財年(截至20229月)凈利潤(998億美元)還要高出60%。

 

      油價高漲的主要原因之一是20222月開始進攻烏克蘭的俄羅斯受到制裁,俄羅斯生産的原油受到進口管制。沙烏地阿美首席執行官(CEO)納賽爾在12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原油價格高漲是「行業投資不足的結果」。「脫碳」潮流在全球範圍內擴大,很多企業暫停油田開發和煉油設施投資,納賽爾對這樣的現狀表示擔憂。

 

      全球正在向可再生能源轉型。據國際能源署(IEA)稱,石油需求將持續到2030年代中期,之後將逐漸下降。作為到達頂峰之前的「過渡期」,短時間內原油需求有望擴大。産油國正在用部分利潤進行增産投資。

   

   

      沙烏地阿美將2023年的設備投資增至450億美元~550億美元左右。上年是376億美元。到2027年計劃將原油産能由2022年的日産量1200萬桶提高到1300萬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到2027年也計劃將産油能力比現在提高3成。

 

      在沙烏地阿拉伯,這些收益還將變成改革資金。


 

      沙特王儲穆罕穆德致力於改變本國的經濟和社會結構,擺脫對石油的依賴。2016年提出的改革計劃「2030願景(Vision 2030)」的核心內容是:(1)産業多元化、(2)擴大旅遊收入、(3)放寬電影等文化娛樂活動限制、(4)強化金融功能等。以人口占比高的年輕人為中心,穆罕穆德的政策受到歡迎,將鞏固其支援基礎。

    

沙烏地阿美的部分利潤回流至消費國(REUTERS)

   

      穆罕穆德312日宣佈,將設立由其直接管轄的主權財富基金(SWF)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PIF100%出資的新國營航空公司。目標是作為産業多元化的一環,將沙烏地阿拉伯變成貨物和人員流動的樞紐。

 

      2月,PIF基金提高了任天堂股票的持股比率。部分利潤通過主權財富基金開始回流消費國。

 

      但也有效果不明顯的項目,比如未來城市「NEOM」的建設計劃。沙烏地阿拉伯過去也曾提出「應對石油資源枯竭的改革」,但陷入了原油價格一上漲、項目進度就變慢的「惡性循環」。不少相關人員對穆罕穆德王儲的改革持懷疑態度。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福富隼太郎 杜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