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供應再度吃緊,亞歐價格創近期高點

2023/09/01


      天然氣供需緊張的隱憂再次浮出水面。8月亞洲的指標價格達到約5個月來的高點,歐洲也創出約2個月高點。創紀錄的高溫導致需求增加,消費國的庫存減少。此外,澳大利亞的生産項目設施發生勞資對立,市場意識到供應減少的風險。天然氣價格上漲會導致環境負擔和旨在控制能源成本的財政負擔加重。

 

       金融資訊公司Refinitiv的數據顯示,亞洲的液化天然氣(LNG)的現貨(即時合約)價格825日為每百萬BTU(英國熱量單位,每週)13美元。較中國減少購買等導致行情疲軟的6月創出的最低點上漲44%18日達到14美元,創出3月以來的高點。

 

 

       作為歐洲天然氣指標價格的荷蘭TTF9月期貨)也在22日一度上漲至每兆瓦時44歐元區間。作為盤中數據來看,創出6月以來的高點。28日的價格也處於38歐元附近,達到7月近期低點的1.5倍。

   

       其背景是主要生産國澳大利亞的勞資糾紛引發的供應隱憂。澳大利亞的能源工會29日表示,圍繞提高工資和待遇改善等問題,已通知美國大型石油企業雪佛龍,在澳大利亞西部的LNG設施舉行罷工。

 

       罷工對象是「Gorgon」和「Wheatstone」的LNG項目。自97日起停止部分作業,並逐步擴大停工範圍。澳大利亞主要設施的液化天然氣供應有可能停滯。

 

       日本的電力公司也在從相關設施採購LNG。日本能源和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表示,東京燃氣、JERA和大阪燃氣簽署了在2039年之前從Gorgon採購LNG的長期合同。而在Wheatstone,除了JERA之外,九州電力和東北電力也簽訂了截至2036年的長期合同。

 

       澳大利亞媒體報導稱,這兩個項目佔全球液化天然氣貿易的7%。有觀點認為,如果罷工長期化,天然氣供需將變得緊張。

 

       各個地區的庫存水準存在顯著差異。業界團體GIE表示,歐盟整體的天然氣儲氣率截至827日為92%左右,高於去年同期(80%左右)。

 


       另一方面,在由於是液化儲存而難以長期保存的亞洲,庫存似乎正在減少。日本資源能源廳的數據顯示,作為全球最大的LNG進口國,日本的大型電力公司的發電用LNG庫存(截至20日)為181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3成。創出自俄羅斯開始進攻烏克蘭後的20223月以來的最低水準。日本資源能源廳表示「酷暑導致冷氣需求增加」。

 

 

       亞洲各國為採購LNG而奔走。Refinitiv的數據顯示,日本、南韓、中國大陸和台灣等東亞地區8月的液化天然氣運輸量較上月增長17%。與去年同期相比也增長了7%。按國家來看,日本預計將比7月增長25%,南韓將增至1.5倍。

 

       在北半球,供暖需求增加的秋季即將來臨,市場上有觀點預測天然氣價格會進一步上漲。匯豐全球研究的石油和天然氣分析師Ajay Parmar預測稱,「到今年年底,TTF將達到12.7美元/百萬BTU」。換算成1兆瓦時,則約為46歐元。

 

亞洲正在增加採購LNG(REUTERS)

 

       天然氣價格上漲再加上日元貶值,雙重因素推高日本的採購成本。減輕城市燃氣費用等負擔所需的財政支出有可能增加。

 

       此外,以新興國家為中心,天然氣漲價將導致經濟不穩定。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等國無力購買足夠的液化天然氣,接連發生因電力短缺而停電的情況。去碳化也將受到阻礙。在溫室氣體排放量居世界第3位的印度,從價格較高的天然氣回歸排放量相對較高但更低廉的煤炭發電的趨勢加強。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古賀雄大、今橋瑠璃華 雪梨、花房良祐 休斯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