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油消費持續擴大,全球需求將創新高

2023/09/13


      原油價格正持續上漲。在912日的美國紐約原油期貨市場,指標價格一度逼近每桶88美元左右,接近90美元大關。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歐佩克)12日發佈的9月月報顯示,今年的全球需求將創出歷史新高。另一方面,産油國反而在加強減産姿態,供不應求跡象突出。

 

       歐佩克9月月報顯示,今年全球需求將同比增加2%,達到每天1.0206億桶。作為世界第二大消費國,中國增長6%,增至1582萬桶,比8月的預測提高了5萬桶。

  

中國原油需求在增加(遼寧省的油罐,REUTERS)

 

       在中國,由於房地産行業不景氣等影響,經濟存在隱憂,但預計中國仍將帶動全球原油需求增長的大部分。美國的需求基本持平。

 

       中國海關總署97日公佈的8月貿易數據顯示,原油進口量為5280萬噸,環比增長21%。與採取嚴格防疫措施的上一年相比增加31%,與疫情前的20198月相比增加了25%

 

       中國于202212月實質上轉變了防疫措施。有分析認為隨著經濟活動的全面恢復,乘坐汽車和飛機的出行增加,汽油和噴氣燃料的需求有所增加。

 

       把原油加工成汽油等石油産品的冶煉活動活躍。7月的冶煉處理量為每日203.7萬噸,僅次於3月(204.2萬噸)和4月(203.8萬噸),居歷史第三位。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公司(UBS Global Wealth Management)的大宗商品和亞太外匯主管多米尼克·施耐德(Dominic Schnider)表示,「中國的出境遊仍未恢復至疫情前的水準,原油和成品油需求還有望進一步增長」。

 

       另一方面,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上周宣佈,將把現行的自主減産延長至2023年底。相對於需求,供給被控制在低位。

 


       日本能源和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基於歐佩克的預測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全球原油供需79月存在每日200萬桶左右的供應缺口。預計1012月之後仍將持續高水準的供應短缺。

 

 

       在這種情況下,價格容易面臨上漲壓力,美國原油指標WTI(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12日創出88.33美元的高點。繼歐洲指標北海布蘭特之後,WTI有望自202211月以來首次突破90美元大關。從6月底到目前的漲幅達到25%

 

 

       高盛預測稱,在2024年初歐佩克+縮小減産並部分恢復供應這一前提下,2024年底的布蘭特原油價格將為93美元。但高盛石油研究主管的達安·斯特魯文(Daan Struyven)也表示,「如果減産縮減被推遲,也存在升至107美元的風險」,顯示出警惕。

 

       不過,中國的實際需求很難準確把握。也有聲音質疑高盛預測的準確性。

 

       中國沒有公佈本國的原油需求和庫存量。國際能源署(IEA)等根據冶煉處理量和原油進口量等推算需求。JOGMEC的首席經濟學家野神隆之認為,即使進口增加,「也有可能並不反映實際需求,只是成為庫存」。

 

       中國的製造業尚沒有擺脫停滯局面。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7%,低於6月的4.4%。從産量構成來看,汽車下降3.8%,水泥也下降了5.7%。房地産泡沫破裂的影響也還難以估量。

 

       原油價格今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國經濟前景的影響。匯豐環球研究的石油和天然氣分析師Ajay Parmar指出,「如果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下行風險等浮出水面,(原油)可能很快就將重返熊市」。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古賀雄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