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華走高冷路線初獲成效

2015/01/29


  美國蘋果公司2014年4季度的利潤大幅刷新歷史最高記錄。其原動力來自包括新款大螢幕的6和6 plus在內的智慧手機「iPhone」。除美國外,蘋果還在已成為全球最大智慧手機市場的中國發起了攻勢,正逐漸形成與小米等中國廠商分庭抗禮的格局。

  蘋果公司2014年4季度的結算報告顯示,凈利潤同比增長38%,增至180.24億美元,創下單季度歷史新高。在年底商戰等活動中非常走俏的iPhone推高了整體業績。

  尤其在中國,iPhone的銷量翻了一番。大螢幕款的6和6 plus人氣火爆,以應用軟體和産品設計為武器的品牌戰略産生了效果。蘋果在中國的銷售額增加了70%,佔到整個中國市場的21.6%,這一佔比也創下歷史新高。

  在智慧手機及平板電腦等便攜終端市場上,因新興廠商的加入等,銷售單價急速下滑。中國市場的競爭尤為激烈。據美國調查公司IHS Technology統計,2014年整個中國市場的智慧手機供貨量首次突破4億部。其規模佔到全世界的近40%。

  在如此巨大的市場上,給人性價比合適印象的中國智慧手機廠商小米在2014年首度躍居榜首。小米將産品價格主要設定在699~1999元之間,帶動銷量大增,市佔率較2013年提高了近10個百分點。

  此前位居中國市場榜首的三星電子由於在各個價位上推出産品,受到小米等以低價為武器的新興廠商的擠壓。而蘋果只瞄準高價位産品,奉行除非老舊機型否則不降價的戰略,因而守住了「品牌」價值。在混戰狀態的中國市場上,成功地置身於價格戰之外。

  蘋果還在歐美市場奪走了三星的市佔率。在iPhone」換購預備軍」較多的美國市場,蘋果通過投放6和6 plus來防止iPhone用戶流失。據英國調查公司統計,蘋果在美國智慧手機市場的份額在2014年9~11月達到了近一半。在歐洲主要國家,蘋果的市佔率也不斷增加。

  不過,也存在不確定因素。蘋果之所以在中國市場有如此勢頭,是因為全球最大移動運營商中國行動通訊從2014年1月開始銷售iPhone。預計這股東風會逐漸減弱。競爭對手三星最早將於今年3月發佈對設計有所改進的新款薄型智慧手機,估計會借此發起反攻。

  (兼松雄一郎 矽谷、中村裕 廣州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