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中國有喜有憂
2015/07/23
「在中國改變戰略是愚蠢的」
「我們對於中國仍然非常樂觀。改變戰略是愚蠢的」,在財報發佈之後的電話會議上,在被問及中國經濟減速的影響時,蘋果首席執行官(CEO)提姆•庫克連續給出了樂觀表態。例如稱「隨著高速通信網的完善,智慧手機的利用將進一步擴大。同時中産階層將持續增加,蘊含著巨大商機」、「中國遲早將超越美洲,成為最大市場」。
![]() |
蘋果4~6月銷售額比上一年同期增長33%,達到496億500萬美元,而凈利潤增長38%,達到106億7700萬美元。令市場感到失望的是7~9月業績預期。銷售額為490億~510億美元,最多將僅增長21%。在螢幕加大的「iPhone 6」正式上市到6月底的9個月時間裏,一直保持3成左右的增速,因此7~9月預期被解讀為非常慎重。在7月22日的美國股票市場,蘋果股票開盤比上一日收盤下跌約7%。由於投資者感到失望,賣盤佔據優勢。
市場的擔憂在於中國股市下跌將給中國富裕階層和中産階層的消費活動造成負面影響。庫克解釋説,「參與股票交易的階層比例較低。目前的擔憂或許是多餘的」。
蘋果的業務結構正在加強對中國的依賴。4~6月中國的銷售額增至2.1倍,達到132億美元,軟體銷售達到一倍以上。iPhone銷售額增長87%,大幅超過市場整體的5%增速。首次購買iPhone 的階層也出現了擴大。
由於受中國增長的支撐,蘋果的銷售額中,新興市場國家所佔的比例達到3成以上,逼近佔整體4成的美洲。
蘋果在中國有兩股逆風
![]() |
美國調查公司IDC統計顯示,蘋果15年1~3月在中國的市佔率為14.7%,比1年前提高了6個百分點,力壓小米和華為技術市佔率位居首位。不過,蘋果正迎來兩股強勁的逆風。
一是中國經濟出現減速。
「暫時不會購買不必要的産品」,一位就職於北京某外資企業的男性(32歲)沮喪地説。他本來打算購買iPhone手機,不過其今年開始投資股市,6月中旬以後的股價大幅下跌使其損失慘重。
在中國一般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工資在4千元左右,iPhone的定位是主要面向富裕階層的高檔品牌。不過,具有一定購買力的中産階層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中産階層希望擁有高品質産品,即使價格貴一些,iPhone6很好地獲取了中産階層的需求。而股價下跌可能導致中産階層的消費心理趨冷。
第二股逆風是智慧手機的供給過剩問題。
在位於北京市繁華商業街王府井蘋果專賣店旁的手機賣場「手機廣場」,蘋果的展示區設在一個角落,取而代之佔據顯眼位置的是廣東步步高電子工業的「vivo」等新興智慧手機。vivo的主打款手機售價2999元,價格僅為iPhone6的一半。
在中國,類似新興智慧手機廠商被認為多達60家。在智慧手機的普及率達到9成的背景下,中國的智慧手機廠商相繼發佈外觀和性能均和iPhone相似的新機型,智慧手機的飽和感日益增強。1~3月中國的智慧手機供貨量同比減少4.3%,時隔6年首次陷入負增長。擁有很高人氣的小米手機的銷售也迅速放緩,各智慧手機廠商開始在中國市場打起消耗戰。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兼松雄一郎 矽谷、 阿部哲也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