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家個人電腦企業合併尋新路

2015/12/04


  東芝、富士通、VAIO三家企業之所以開始進行個人電腦業務的合併談判,是因為個人電腦市場規模正在不斷萎縮。近年來,智慧手機等新的資訊設備迅速崛起,「Windows XP」系統停止服務,導致特需減少。三家企業為了提高收益能力,正在探尋新的求生之道。

  Windows XP在2014年4月停止服務,日本的個人電腦市場迎來了換購需求。調查公司IDC Japan統計顯示,2013年和2014年日本的個人電腦供貨量均處於1500萬台以上的高水準。但是,這些需求被提前消化,帶來了反作用也十分巨大。有預測認為2015年的供貨量將大幅減少,不足1000萬台。

  此外,海外市場也在不斷縮小。在最鼎盛的2011年,全球個人電腦的供貨量達3億6380萬台,但是之後逐漸減少。預計2015年之後將保持在不足3億台的水準。

  由於市場環境的惡化,索尼將個人電腦業務出售給一家投資基金「日本産業合作夥伴(JIP)」,VAIO品牌於2014年7月獨立。富士通在2015年10月決定成立分公司,剝離個人電腦業務。東芝因曝出會計違規醜聞,其個人電腦業務業績惡化的事實也被曝光。
 
  雖説如此,個人電腦的市場需求並不會就此消失。用於文書製作和資訊瀏覽等用途,企業和家庭對筆電和平板型個人電腦的需求依然存在。面對市場需求,三家企業希望提高收益能力,開始考慮合併個人電腦業務。

  從全球的供貨量來看,中國聯想、美國惠普、美國戴爾3巨頭的市佔率佔整體的一半以上。雖然日本3家企業的規模不及上述3強,但是東芝、富士通和VAIO合併的話,在採購中的話語權將得到提高。

  3家企業在日本擁有很強的品牌實力,富士通的市佔率位居第2位、東芝排在第3位。如果合併得以實現,新公司將以日本市場為基礎,在海外市場與全球廠商展開競爭。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