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來首位外部社長帶領夏普再出發
2016/08/15
戴正吳稱自己在夏普重建問題上肩負了若干使命,短期獲得現金流、扭虧為盈是最重要的。目前夏普在歐美向其他公司提供品牌授權,但戴正吳表示希望收回。
作為企業文化不同的兩家公司的溝通橋樑,夏普出身的副社長野村勝明備受期待。截至近日,野村擔任了鴻海與夏普共同運營的堺螢幕産品公司(SDP)的會長,深得郭台銘的信任。
野村在夏普時代,曾在財務部門長期任職,也負責液晶業務。據相關人士透露,在此次的收購過程中,郭台銘曾徵求野村的意見,野村「曾為其提出建議」。夏普內部有聲音認為,「鴻海指示細緻,而且內容幾乎每天都在改變,很難應付」。如何將夏普內部氣氛傳遞給鴻海,居中撮合兩家公司成為重要課題。
鴻海正在討論派遣更多高層前往夏普,推進改革液晶業務。鴻海旗下的液晶面板製造商群創光電董事長段行建將擔任堺螢幕産品公司的技術顧問。在出資完成後,段行建有可能將負責整個集團的面板業務改革。在夏普本社,與戴正吳比較親近的前SDP副社長高山俊明於8月13日出任了夏普代表董事一職。
8月13日,郭台銘在台灣向媒體表示,我們有太多技術可以共同開發,希望超越南韓。在對低迷的液晶業務進行調整的同時,鴻海計劃向有機EL面板投資以實現量産。郭台銘意識到南韓企業已在有機EL領域領先。
郭台銘表示,雖然時間比較長,但我收購夏普的信念一直沒變。鴻海曾在2012年3月一度與夏普就出資達成了協議,但最終未能如願,5年之後這一願望終於實現。
戴正吳也表示,將讓夏普成為全球重要的Player。對於戴正吳和野村勝明等人來説,能否重整夏普再次挑戰全球市場是目前面臨的最大課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