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需讓日本半導體設備訂單大增30%
2016/09/23
![]() |
8月,半導體設備的訂單出貨比(B/B值,訂單金額除以出貨金額)為1.18,連續9個月高於榮枯線1。産品剛賣出去就有更多新訂單進來,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
産生這種狀況的原因之一是半導體電路的微細化。在尖端領域,正迎來電路線寬由10多奈米到7~10奈米的過渡期。能一次性將細微電路寫入矽片的EUV光刻(極紫外光刻)技術還有待發展,目前通過反覆操作來製成細微電路,成膜設備和腐蝕設備也在增加。
原因之二是半導體電路的立體化。伺服器等使用的存儲設備方面,現在已經開始採用3D垂直堆疊NAND存儲設備。與傳統的平面存儲設備相比,這種立體設備能增加單位大小晶片的存儲量。南韓三星電子、美國微軟、日本東芝均在增加生産設備。
原因之三則是中國,例如中國紫光集團將新建一家大型記憶體工廠。預計從現在到2020年的五年期間,總投資額將達到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320億元),是過去5年的2倍以上。中國政府將半導體産業定位為支柱産業,同時也在積極推動外資廠商投資。
這3大變化有可能拉大設備製造企業之間的差距。半導體微細化和立體化對設備的技術要求有所提高。有分析認為,技術將成為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們勝負的決定因素。中國半導體製造商的動向存在諸多不透明的地方。某外資廠商的日本法人社長認為「在中國的資訊收集能力決定著訂貨量的多少」。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新田裕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