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停滯殃及半導體産業

2016/12/20


  兩岸關係的政治性停滯已經波及到半導體産業。被認為有中國大陸政府背景的大型半導體企業紫光集團2015年10~12月接連提出了3個對台灣企業的出資方案,但其中2項已遭遇失敗,剩下的1項也前景黯淡或將擱淺。5月份上台的蔡英文政府提出要擺脫對大陸依賴的政策。對來自大陸的投資進行嚴格審查,台灣企業對此叫苦連天。

 

  11月下旬,台灣大型半導體封裝測試企業南茂科技的董事長鄭世傑在台北召開的記者會上痛心地表示已沒有辦法。該公司原打算接受紫光增資120億新台幣,出資25%的計劃,但現在被迫放棄。儘管沒有明説,但南茂科技仍顯露出該計劃受阻于台灣當局投資審議委員會的審查。

 

  紫光的出資活動在5月份就曾受挫。原本預定向封裝測試企業矽品精密工業(SPIL)出資25%,但矽品精密工業以台灣當局的手續太慢為由放棄接受出資。最終選擇了曾多次設法對其收購的台灣日月光半導體製造(ASE)進行合併經營。紫光最後一個項目是對力成科技出資25%的方案,但目前台灣當局的審查似乎仍沒有什麼進展。

 

  在靠資金實力説話的半導體産業,大陸企業在政府背後支援下將不可避免地崛起。從事半導體設計開發的聯發科技借助中低價位智慧手機需求的東風,雖然收益狀況良好,但該公司董事長蔡明介表示,要求採取(對大陸)開放的政策是全體半導體行業的心聲。

 

  儘管目前台灣各半導體企業的業績都不錯,但半導體行業是典型的業績波動幅度十分劇烈的行業。當需求下滑、業績低迷出現擴大時,台灣是否還能採取同樣嚴格管制呢?蔡英文政權面臨著一個潛在的難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伊原健作 台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