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繼半導體後決定剝離海外核電業務

2017/03/15


  3月14日,正在經營重建的東芝發佈消息稱,將出售其美國核電子公司西屋電氣(WH)一半以上股份。西屋電氣是東芝産生鉅額損失的原因。東芝計劃退出海外的核電業務,並將半導體記憶體業務拆分為子公司。希望通過剝離這兩大業務,成為以社會基礎設施業務為主體的企業,重新起航。不過,原定3月14日發佈的2016年4~12月期合併財報再次延期到了4月11日發佈,東芝的信譽依然岌岌可危。

 

  東京證券交易所3月14日宣佈,15日將把東芝股票指定為可能會被摘牌的「監理股」。3月14日,在東京都內舉行記者會上東芝社長綱川智道歉説,「再次向各位利益相關方致以深深的歉意」。東芝已被指定為「特設注意市場股」,15日將再次提交旨在解除指定的第一道手續「內部管理體制確認書」。

 

  因西屋電氣在美國建設核電造成的鉅額損失,東芝陷入了經營危機。2月宣佈拆分最大盈利來源半導體記憶體業務,並出售新公司一半以上股份。3月14日又透露出徹底改革曾經的主力業務核電部門的戰略。

 

  東芝14日表示將把西屋電氣從合併對象中剝離,並出售其一半以上股份。有觀點指出,西屋電氣的核電建設還可能因工程延期産生進一步損失。東芝判斷認為,為防止出現這種情況,需要通過法律清算等確定債務。正討論申請適用美國聯邦破産法第11條。

 

  如果確定了西屋電氣相關的損失,剔除未來的風險,就會比較容易尋找到收購方。東芝把出售西屋電氣全部股份也納入了考慮範圍。不過,如果適用破産法,有可能會給美國國民帶來負擔,實現這一點需要日美兩國政府進行磋商。

 

  東芝計劃切斷核電風險,利用出售半導體記憶體新公司的股份獲得的利益償還債務。今後將以電梯和空調等社會基礎設施業務為核心,以火力等非核電能源業務、記憶體以外的半導體業務和資訊技術(IT)系統等為支柱。不過,刨除半導體記憶體業務和變成非合併公司的西屋電氣後,東芝2019年度的計劃銷售額降到了4.2萬億日元,比達到峰值的2007年度幾乎減少一半。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