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IT企業連續3個月增收 業績復甦勢頭明顯
2017/03/17
台灣企業業績被視為全球IT行業的晴雨錶,目前復甦勢頭愈發明顯。2月,19家台灣主要IT企業的銷售總額同比增長12.3%,連續3個月實現增長,增長率也時隔1年零5個月再次達到2位數。向蘋果等企業供貨的智慧手機零部件增加。受企業積極展開IT方面投資影響,向數據中心等廣泛領域的供貨也在增長。
19家企業的銷售總額達到7641億新台幣,其中18家實現增收。雖然有春節時間與上年不同、營業天數增加的影響,但剔除時間因素之後,1~2月的總額也同比增長6.4%。
![]() |
台北市內的蘋果店舖(3月14日) |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隨著全球經濟復甦,客戶廠商增加庫存的行動已全面啟動。
台灣企業從事IT産品的零部件生産和代工服務,與銷售終端産品的已開發國家客戶企業相比,其業績能第一時間反映出IT行業的景氣變化。這19家企業的業績復甦反映出,IT行業已擺脫2015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經濟減速等帶來的負面影響,行業景氣正在全面復甦。
表現搶眼的是蘋果的供應商。智慧手機大型積體電路(LSI)晶片的供應商台灣積體電路製造(簡稱台積電、TSMC)增收19.9%。
從事組裝和機殼業務的全球最大電子産品代工服務(EMS)企業鴻海精密工業也連續3個月確保增收。此外,同樣涉足組裝的和碩聯合科技也增收14.4%。
在手機方面,iPhone的銷售表現強勁。2016年10~12月銷量同比增長5%,達到7829萬部。
與此同時,iPhone的功能提高也構成東風。為了能在更遠的距離清晰拍攝,iPhone的高端機型配備了「廣角」和「長焦」2種鏡頭。這一舉動讓大型光學鏡頭廠商大立光電增收了69.4%,在19家企業之中最高。
蘋果的筆記型電腦「MacBook Pro」也表現強勁,負責代工的廣達電腦增收19.3%。
蘋果以外的手機廠商和電子産品需求也在拉動台灣企業的業績。DRAM型半導體記憶體的大型製造商南亞科技增收18.8%。在智慧手機和數據中心領域,資訊處理能力較高的産品需求增加。
在大型液晶面板企業中,友達光電(AUO)增收41.6%,群創光電增收超過60%。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大型産品的需求出現增加。某液晶面板供應商表示,由於「大陸企業已從不惜虧損進行低價攻勢轉向了重視盈利」等原因,産品單價迎來上升。
據台灣《工商時報》13日報道,台積電在人工智慧領域獲得了大型訂單。據稱,從美國英偉達獲得了用於自動駕駛的最尖端産品訂單,還從美國高通獲得了用於數據中心等的高速處理晶片訂單。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伊原健作 台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