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面板企業爭奪Micro-LED主導權

2017/10/19


       9月下旬在台北市舉行的「2017台灣智慧顯示與觸控展覽會」(Touch Taiwan)上,新一代面板技術「Micro-LED」受到關注。在有機EL領域落後於南韓三星電子等的台灣企業正積極展開研發,或將對日本企業産生影響。

 

       Micro-LED是將微小尺寸的發光二極體(LED)組合起來的技術。據開發相關技術的台灣錼創科技(Play Nitride)表示,與液晶和有機EL面板相比,其優勢在於不但耐久性更卓越,而且光線更強。這一技術有望應用於室外和汽車的前窗玻璃的一部分等。

 

       業內很多觀點認為,Micro-LED全面普及要到2020年以後。目前尚存在一些課題,如降低LED的生産成本、增強密集排列微小尺寸LED的技術等。

 

       在9月21日舉行的相關論壇上,台灣大型LED企業晶元光電的副總經理謝明勳展望稱,在明年的美國消費類電子産品展覽會(CES)上,首先將全面出現採用屬於Micro-LED前一階段的迷你LED的産品。

 

       鴻海和夏普5月宣佈,共同斥資約30億日元收購從事Micro-LED研發的美國技術類新創企業eLux。另一方面,台灣有觀點認為,南韓企業為防止台灣企業捲土重來,將收購Micro-LED相關企業,主導權之爭已經開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