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首次減少

2018/02/02


  美國調查公司IDC的數據顯示,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在2017年首次出現同比減少。自2007年美國蘋果推出「iPhone」以來,智慧手機市場一直保持增長。但在出貨量接近15億部後,市場終於觸頂。即使推出新機型,也缺乏亮眼的新功能。在中美等國,手機的更新換代週期正在變長。

    

華為Mate10 Pro

    

  IDC於2月1日歸納的調查數據顯示,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2017年同比減少0.1%,減至14.724億部。從市佔率來看,南韓三星電子(21.6%)保住首位寶座,美國蘋果(14.7%)保住第2位,但出貨量增長均低於2%。Galaxy和iPhone旗艦機型的價格均超過4000元人民幣。昂貴的價格導致消費者對更新換代感到猶豫。  

    

  另一方面,雖然智慧手機市場整體縮小,但中國企業增長顯著。第3位的華為技術(10.4%)出貨量同比增長9.9%,全球份額首次超過10%。第4位的OPPO和第5位的小米也取得2位數增長。在智慧手機市場進入零增長時代的背景下,三星、蘋果與在低價格機型上有優勢的中國企業間的競爭或將日益激烈。

  

  一方面,包括索尼等日本企業在內的其他廠商出貨量減少11.7%。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佐藤浩實 矽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