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5G戰略直面「沉默的代價」

2019/03/04


      美國蘋果(APPLE)在新一代高速通信標準「5G」戰略方面至今堅守沉默。在南韓三星電子和中國華為技術相繼宣佈將在2019年內發佈5G終端的背景下,在3月1日召開的股東大會上,蘋果也沒有拿出具體的戰略。5G被認為將催生改變産業結構的技術創新,在5G領域落後於人很可能使股東的擔憂轉變為不信任。

    

      2月25〜28日,西班牙舉行了全球最大行動通訊展「MWC19巴塞隆納」。蘋果和往年一樣並未參展,但今年其「缺席感」愈發突出。這是因為蘋果至今未公佈5G智慧手機的投放計劃,而競爭對手則相繼發佈了5G智慧手機。

      

庫克將如何推出5G戰略呢?(2018年9月,加利福尼亞州,reuters)

      

      除了在全球智慧手機市場上份額居首的三星與份額排第三的華為外,中國小米和OPPO等新興智慧手機廠商也展示了最新的5G智慧手機。力爭抓住將從2019年開始迎來商用化的5G的商機。

  

      3月1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庫比蒂諾總部召開的蘋果股東大會上,首席執行官(CEO)提姆·庫克也未提及5G戰略。對於與今後的商品計劃有關的問題,庫克僅表示「涉及眾多事宜,不便透露」。

  

      蘋果難以發佈5G終端是因為無法從美國高通採購支援5G的半導體,蘋果和高通因專利糾紛關係出現惡化。蘋果以高通的專利費過高為由,於2017年1月起訴高通。此後,雙方在世界各地以侵犯智慧財産權等為由一直在展開司法爭奪。

 

      宣佈將在2019年發售的5G智慧手機基本上都採用高通的半導體。可以完全不依賴高通自主開發5G智慧手機是只有旗下擁有半導體公司的華為。由於作為蘋果替代採購方的英特爾的開發滯後,行業內大多數觀點認為「預計2020年之前蘋果無法推出5G終端」。

  

      也有報導稱蘋果已開始自主開發通信半導體,但是庫克承認「即使現在開始向半導體投資,實現上市也要3到4年時間」。

      

  


      在5G領域落後於人的代價恐怕不僅限於智慧手機領域。5G與物聯網(IoT)相結合,是推進産業高度化的核心技術。華為和高通在MWC上提示了無線聯網的機器人在工廠內活動的未來構想。通過5G通信,不僅經由雲端使用人工智慧(AI)的高度處理成為可能,而且由於配線較少,設備生産線的更換時間也將從現在的幾個月減少至幾天。

     

      致力於開發自動駕駛、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的企業也將5G視為商機。微軟雲端業務負責人茱莉·懷特(Julie White) 表示「5G與雲的融合將擴大業務領域」。微軟也在MWC上企業相繼展出了眼鏡型的AR設備。如今是「戴在眼睛上的設備」也可能成為智慧手機競爭對手的時代。

    

      依賴硬體盈利的蘋果將缺乏應對5G時代的能力。致力於發展雲端業務的谷歌正在加緊開發不僅支援智慧手機還支援物聯網的安卓系統,佈局「後智慧手機」時代。正如智慧手機曾經蠶食了個人電腦的市佔率一樣,在5G時代,智慧手機也很難高枕無憂。

  

      2019年初,因蘋果下調業績而引發股價暴跌的「蘋果衝擊」已經過去2個月。在看不見增長戰略的背景下,蘋果的股票總市值較作為美國企業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的2018年8月縮水了近2成。

 

      在3月1日的股東大會上,一位持有蘋果股票34年的男性股東質問庫克「(蘋果)在産品開發中充分考慮到風險了嗎?」 對於蘋果來説,嚴格的保密主義曾激起了外界對其技術創新的期待。但在如今,蘋果的這一「神力」已經在慢慢消失。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白石武志、中西豐紀、佐藤浩實 矽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