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關稅成為美國IT企業絆腳石

2019/06/24


      美國川普政權討論的新一輪對華加徵關稅正在成為美國IT(資訊化技術)大型企業的絆腳石。美國蘋果日前向政府提出了反對意見,表示新一輪加徵關説將「有利於競爭對手」。另一方面,在人工智慧(AI)研究領域,中美的人員交流仍在推進。IT領域的中美關係既有競爭又有合作。政治主導的分裂對牽引美國經濟的火車頭帶來風險。

 

     蘋果公司6月17日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提交了意見書。對於美國政府討論的第4輪對華加徵關稅表示了擔憂,表示「將損害蘋果的競爭力,對蘋果的全球性競爭對手有利」,要求豁免該公司在中國製造的智慧手機「iPhone」和平板電腦「iPad」等。

 

   作為競爭對手,蘋果列舉了中國企業,似乎考慮到彼此爭奪智慧手機全球份額的華為技術。華為産品當然也將成為徵稅對象,但華為的智慧手機在美國國內的份額很小,遭受直接打擊的是屬於美國企業的蘋果。

 

   美國國會21日在首都華盛頓召開聽證會,召集IT業界團體等聽取意見,但有分析認為,蘋果在那之前作為牽制發佈了意見書。

 

   不僅是蘋果公司,對矽谷的IT大型企業來説,中國如今是難以忽視的競爭對手。

 

   全球性圖像識別的學會「CVPR」16日至20日在洛杉磯近郊的長灘(Long Beach)舉行。在各國9200名AI研究人員聚集的會場內,在蘋果設置的展區旁邊,中國的騰訊控股設置了展區。目的都是招聘具有碩士和博士學位的AI相關領域的優秀學生。

 

圖像識別學會「CVPR」的贊助企業名單中隨處是中美IT企業(美國長灘)

 

   谷歌和Facebook等也設置了相同目的的展區,另一方面,阿里巴巴集團和涉足圖像識別的商湯科技等中國企業也以顯眼的形式設置了展區。在學會參加者中,美國為4743人,人數最多,其次是中國的1044人。不惜利用學會場合爭取人才,展開激烈競爭,這種情形顯示出中美已成為AI領域的兩大強國。


    

   學生們很現實。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就讀博士課程的一位中國學生表示,「美國企業招聘中國人的姿態最近幾年沒有改變。我的目標是在(Alphabet旗下的)Waymo從事自動駕駛的研究,也關注中國企業」。

  

   中國企業仍在開拓美國市場。商湯科技將在矽谷建立基地。該公司的招聘負責人表示中國的學生自不必説,還打算招聘美國學生。針對貿易摩擦表示只要有美國大學的碩士以上學位,中國學生也能拿到在美國工作的簽證,否定了影響。

 

   不過,另外的中國留學生表示,「只要沒有特別的簽證,就無法在高通和英特爾等硬體企業工作。如果留在美國,只能進入軟體企業」。川普政權對華政策似乎逐漸開始對人才的招聘産生影響。

 

   但是,對AI研究來説,如今跨越國界的知識交流是不可或缺的。在CVPR的論文發佈會上,美國、中國和歐洲等的研究人員聯合出現的場合佔大多數。

 

   在CVPR,美國政府採取禁運措施的華為也作為贊助企業出現。如今IT領域的中美相互依存變得錯綜複雜,甚至是政治制裁也難以破壞。「不認為摩擦是好事,但川普不會永遠都當總統」,在矽谷擁有基地的大型IT企業的招聘負責人小聲喃喃自語。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西豐紀、白石武志 矽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