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半導體利潤減71% 日本出口管制雪上加霜
2019/08/01
南韓三星電子7月31日發佈的2019年4~6月財報顯示,主要利潤來源的半導體部門的營業利潤同比減少71%。除了行情低迷之外,日本加強出口管制也成為沉重負擔。三星的股價也落後於競爭對手、最大半導體代工企業台灣積體電路製造(簡稱台積電、TSMC)。三星把借助非記憶體業務追擊台積電作為增長戰略的支柱,似乎會受到沉重打擊。
![]() |
三星位於首爾郊外的記憶體工廠 |
在三星31日召開的面向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上,副社長李明振表示,「結果非常嚴峻」。
4~6月,三星半導體部門的利潤為3.4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97億元),僅為創出歷史新高的2018年7~9月的約4分之1。半導體業務首次出現利潤下降7成的局面。公司整體的營業利潤也減少56%,降至6.6萬億韓元。
三星方面針對日本政府7月4日加強氟化氫等3種産品的出口管制一事指出,「雖然並非禁止材料出口的措施,但預計出現各種不確定性,難以預測」。在此基礎上強調稱,「為了把生産方面的負面影響降至最小,將盡到最大努力」。
三星相關人士7月4日以後表示,「公司內部氣氛沉重」。半導體設備企業的高管指出,「出口管制有可能打擊三星的優勢」。
英國調查公司IHS Markit的數據顯示,三星在處理速度快、斷電後數據消失的DRAM領域掌握43%份額,在斷電後數據不會消失的NAND型記憶卡領域掌握38%的全球份額,均高居首位。其中,DRAM産能按矽晶圓計算達到每月約53萬張,是排在第2位的SK海力士的1.7倍。
「巨艦」三星一直在依靠規模提高競爭力。三星向屬於主要客戶的蘋果和谷歌等表示,「可以隨時承諾交付數萬個産品」,這是其他競爭對手難以做到的。三星形成了穩定向大客戶供應高性能産品的環境,一直以有利地位推進談判。DRAM的2018年營業利潤率達到7成,明顯領先於第2位以後的競爭對手。
一方面,有設備企業的高管表示,三星的高純度氟化氫進口9成依賴日本,隨著改為每個合同都接受日本經濟産業省的個別審查的體制,「競爭力有可能下降」。因無法維持較高的供給能力,客戶流向其他企業的風險也在出現。
如無法採購氟化氫,將難以生産記憶體。在南韓很多觀點認為,日本經濟産業省不會在超過標準審查時間(90天)後「拒絕向三星發放出口許可」。但從三星的客戶來看,不得不意識到維持與三星的交易存在風險。
蘋果和三星往年在初夏針對當年上市的新機型的記憶體推進供給談判。如果日韓關係長期惡化,蘋果在明年的談判中有可能把部分訂單交給其他企業,以降低風險。
![]() |
日本加強出口管制還給三星的非記憶體戰略投下陰影。三星在系統大型積體電路(LSI)代工等方面與台積電形成競爭。系統大型積體電路佔三星半導體業務營業利潤的近5%,強化該業務成為課題。
三星4月宣佈,到2030年在設備投資和研發方面合計投入133萬億韓元。來自創始人家族的副會長李在鎔提出目標稱,繼記憶體之後,「在系統半導體領域也要躍居世界首位」。
但隨著日本推出半導體材料的出口管制,三星起用最尖端設備可能受到影響。三星要在系統大型積體電路的代工領域趕超台積電,需要在最尖端領域領跑。
在股票市場,對前景的擔憂也在加強。三星股價在日本加強出口管制一事浮出水面以後,持續低於台積電。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山田健一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