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另一家面板企業起航,主打有機EL

2019/12/04


       由松下和索尼的有機EL面板部門合併而成的JOLED建成了首條量産線。將生産面向顯示器和汽車的面板。其戰略是通過自主的製造方法,在成本等方面對抗南韓企業等,但良品率被認為尚比較低,能否發揮優勢充滿未知數。作為與正推進經營重建的日本螢幕(JDI)並列的另一家日本國策面板公司,JOLED也迎來艱難的起航。

 

       「已建成世界首條印刷式量産線」,JOLED社長石橋義在石川縣的能美事業所舉行的儀式上強調。該事業所由原來的JDI液晶面板工廠改建而成。每月可生産約2萬張130cm×150cm的面板基板。此前試産線是唯一的生産基地。

 

 

       在有機EL面板的開發方面,日本企業領先,2007年索尼推出了世界首款有機EL電視。不過,在業務上取得成功的則是推進鉅額投資的南韓企業,如今掌握全球大部分份額。為了挽回局面,在日本經濟産業省的積極推動下,合併松下和索尼的有機EL業務、2015年誕生了JOLED

 

       面對南韓企業,JOLED的王牌是印刷式生産。使用類似噴墨印表機的裝置,將發光材料塗佈在面板的基板上。現有的蒸鍍式需要在真空中使發光材料汽化,使用被稱為MASK(掩膜板)的高價部件使之附著在基板上。而印刷式只需簡單的生産設備,因此「能削減成本,還能支援多個品種」,JOLED常務執行董事山本富章表示。

 

 

        今後將面向醫療用等的顯示器需求銷售面板。通過試産線製造的面板一直向索尼、台灣華碩電腦和日本藝卓(EIZO)供貨。

 

       關於南韓LG螢幕具備壓倒性産能的電視用面板,JOLED將摸索通過向海外廠商提供印刷式技術來賺取手續費的模式。該公司被認為正與中國大型面板企業等推進談判。

 


 

       2018財年(截至20193月)JOLED的銷售額僅為14億日元。研發費用等的成本先行,最終損益為虧損259億日元。隨著量産線投入運作,業務終於將正式展開。

 

       不過,課題仍堆積如山。最主要的問題是不清楚能否發揮作為印刷式優勢的成本競爭力。採用試産線製造的面板的顯示器市售價格為數十萬日元,算不上低廉。

 

       有估算認為,如果量産走上軌道,成本與蒸鍍式相比將降低2~3成。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改變「良品率與不少生産線超過8成的南韓企業相比仍然很低」(行業相關人士)的現狀。今後將繼續進行踏實的工作,調整材料搭配、製造設備使用方式等多項變數,並確認效果。

 

曲面有機EL顯示器

 

       此外,産品品質方面的評價也沒有確定。美國調查公司DSCC的亞洲代表田村喜男針對以印刷式製造的有機EL面板指出,「如何兼顧螢幕亮度和壽命是課題」。有機EL面板與液晶相比,具有色彩鮮艷和容易改變面板形狀的優點,另一方面,産品壽命等仍存在課題。據悉尤其是印刷式,比蒸鍍式更容易出現弱點。

 

       因此,JOLED尚未充分地確保客戶。除了顯示器用面板之外,JOLED還將瞄準有望增長的汽車面板市場。該公司的面板被豐田在今年的東京車展上發佈的概念車「LQ」採用,存在利多因素,但數量有限。

 

JLOED的車載有機EL試製品

 

       由於情況嚴峻,JOLED在用於設備投資等的資金籌集方面曾陷入僵局,但似乎已經解決。據該公司表示,近來「通過金融機構的支援,籌集了接近(1000億日元目標)的金額」。

 

       據英國調查公司IHS Markit預計,有機EL面板市場到2025年將增至2018年的2.1倍,達到485億美元。考慮到未來的增長,中國企業也在獲得政府補貼的同時推進鉅額投資。如果JOLED無法在競爭之中確保買家,固定費用將構成沉重負擔。可以説量産線的建成是關鍵時刻的開端。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龍元秀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