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和NEC聯手研發通信網,避免依賴海外

2020/06/28


  日本NTT和NEC於6月25日發佈消息稱,就聯合開發新一代通信基礎設施展開合作。NTT向NEC出資4.77%。由於中美對立激化,避免使用華為産品的趨勢加強。日本企業雖在全球化方面起步較晚,但也將結合兩家公司的通信技術,挑戰海外的通信基礎設施企業。網路空間安全保障的重要性提升也推動了雙方的合作。

   

  合作的背後存在圍繞通信網路的全球主導權競爭。美國對中國企業表示擔憂。此外,當初並未顯示出排除華為意向的英國和加拿大也改變方針。日本的通信企業也沒有採用華為的5G基地台。華為每年投入2萬億日元規模的研發費用,如果日本不能打造出對抗華為的聯盟,有可能不得不依賴海外企業建設通信網。

 

NEC社長新野(左)和NTT社長澤田(6月25日)

    

  日本經濟産業省高官就NTT和NEC合作的意圖表示「著眼點是讓日本國內的設備企業能在全世界參與競爭」。日本政府圍繞5G建設也將推動利用國産設備。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6月25日的記者會上表示,「期待通過這一日本聯盟,確保日本的産業競爭力強化和新一代通信基礎設施的安全性」。NTT的社長澤田純也在同一天的線上記者會上強調,「符合(日本等的)經濟安全保障。2家公司將成為核心,不斷攜手具有相同理念的人士擴大業務」。

 

   

  NTT通過645億日元出資瞄準的是長期合作。兩家公司不僅涉足5G,還將聯合開發6G超高速無線、海底光纜和宇宙空間等最尖端的通信平臺。

  

  在世界通信基地台的銷售額方面,居首的華為等前3強掌握約8成份額,第6位的NEC僅佔0.7%。最尖端的通信平臺將成為智慧工廠和自動駕駛等所有新産業的平臺,市場將擴大。新冠疫情導致居家辦公等遠端辦公增加,安全的通信網還將支撐新常態。

      


       

  在全球範圍普及通信網的課題是成本競爭力。據稱華為比其他企業的産品便宜2~3成,在新興市場國家不斷普及。NTT集團領導的有超過100家企業參與的基地台「開放化」將成為關鍵。

   

  1家企業全面交付基地台設備的垂直整合型是主流,但由多家企業構建網路,可降低成本。NEC的社長新野隆表示,將利用這一機制開拓市場,「到2030年力爭使全球份額達到20%」。

       

  還有聲音表示,要在海外進行全面推廣,有必要建立保證技術人員身份的制度,日本政府也將加以推動。歐美在「安全調查(security clearance)」制度方面領先,只有被認為沒有資訊洩露風險的人才有權瀏覽機密性高的資訊。有專家表示「涉及類似5G技術的民間工程師也經常被要求具備這種資格」。日本經濟部門的高官表示,「基於法律構建制度是當務之急」。

   

  NTT瞄準的是在所有領域引入光通信技術的「IOWN」構想。力爭到2030年,推動具有現有網路約100倍數據傳輸容量的通信網走向實用化。NEC也一直積極研發光通信相關技術。

   

  NTT於1985年民營化,將名稱由日本電信電話公社改為NTT。從NEC和富士通等企業大量採購通信設備,確保了穩定的業績。但由於美國政府的壓力,日本向美國IT企業敞開了門戶,結果日本國內設備企業在價格和性能方面敗下陣來,存在感下降。

    

  NTT本身按業務和地區推進分割民營化,並未形成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的環境和體制。如今NTT和NEC展開資本合的背後,存在著日本因中美對立和在廣泛普及安全通信網方面落後帶來的焦慮。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