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稱2030年東南亞成為筆記型電腦最大産地

2020/09/29


       台灣大型智庫資訊工業策進會産業情報研究所(MIC)發佈調查結果稱,到2030年,東南亞將承擔全球筆記型電腦生産的5成。以越南和泰國為中心的東南亞將超過現在承擔9成生産的中國大陸,今後有望成為世界最大的生産地。

 

世界筆記型電腦生産今後將從中國大陸大幅向東南亞轉移(15日,台灣新北市)

 

       全球筆記型電腦市場的規模為每年約1.6億台(2019年)。9成在中國大陸進行生産,台灣企業承擔其中的大部分。資訊工業策進會産業情報研究所通過走訪相關企業等,分析各企業今後的生産動向,匯總了調查結果。

 

       目前東南亞的筆記型電腦産量還很少,但據悉到10年後的2030年,將達到世界生産的5成。另一方面,中國大陸的生産預計從現在的9成迅速降至4成。對企業來説,中國大陸的人工費上漲成為沉重負擔,再加上希望分散過度依賴大陸的生産體制風險,企業今後將積極把生産轉移至東南亞。

 

       具體來看,台灣的電子産品代工企業緯創資通預定在越南生産面向美國企業的筆記型電腦。台灣的仁寶電腦工業也考慮在越南進行生産,預計世界第3大電子代工企業台灣廣達電腦也將在泰國進行生産。此外,世界最大電子代工企業鴻海精密工業也被指可能在越南啟動筆記型電腦生産。

 

       預計2020年筆記型電腦市場供貨量將比上年增長6%,達到1.7億台。以新冠疫情為契機,遠端辦公和網課普及,配備美國谷歌作業系統的約數萬日元的筆記型電腦「Chromebook」需求旺盛。聯想集團、美國惠普(HP)和台灣華碩電腦相繼推出新産品,台灣企業代工其中的大部分,持續處於繁忙狀態。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村裕 台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