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半導體業務直面「英特爾風險」
2020/11/25
尼康計劃裁減相當於整個集團員工一成的2千人。雖然主要原因是此前屬於公司搖錢樹的相機業務的低迷,但背景則是主業之一的半導體製造設備的主要客戶美國英特爾的業績低迷。尼康此前高居半導體製造設備的全球份額首位,但如今這一份額已降至約7%。在半導體行業,美國英偉達在總市值上超越英特爾等,這種結構的變化已開始産生影響。
![]() |
「尼康正在半導體相關産品領域發起低價格攻勢」,最近行業內傳出這樣的説法。證券分析師表示,尼康銷售的半導體設備的7~9成面向英特爾。為了改變這種情況,該公司正加緊以低價格爭取客戶。
不過,尼康社長馬立稔和11月5日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新客戶的開拓不如預期」。
此前一直向尼康採購設備的日本國內大型家電及電子企業在2000年代相繼退出或縮減半導體業務。這使得尼康與英特爾的交易比例不斷提高。在2002年尼康陷入經營困境之際,英特爾以接受可轉換公司債的形式承擔了100億日元開發費。不過,這種蜜月關係適得其反。
![]() |
尼康在11月5日召開的財報説明會上透露,4~9月的半導體製造設備的銷售僅為9台,比上年同期減少一半。尼康考慮到英特爾表示「半導體光刻設備還受到主要客戶的投資告一段落的影響」。馬立社長透露「半導體處於嚴峻局面,根據主要客戶的動向,有必要靈活調整業務運營」。
英特爾首席執行官(CEO)鮑勃·斯旺(Bob Swan)7月23日表示,討論將此前由自主工廠生産的半導體交給大型代工企業。如果英特爾減少自主工廠的生産,尼康的半導體設備的銷售被認為也將隨之減少。由於這種擔憂,尼康的股價在上述發言後到11月20日收盤(692日元)下跌了24%。在同一期間日經平均指數上漲12%的背景下,尼康明顯遭到拋售。
還存在另一項隱憂。在最尖端的半導體領域,將電路轉印到基板上的工序需要支援「EUV(極紫外)」技術的設備,但尼康已停止這種設備的開發。在半導體製造領域將電路轉印到基板的設備市場上,尼康、佳能和荷蘭ASML這三家企業形成壟斷,但支援EUV技術的設備目前只有ASML成功實現商用化,兩家日本企業正被拉開差距。
預計尼康的合併營業收入2020財年(截至2021年3月)為4300億日元,在5年裏幾乎減少一半。主要原因是此前達到5200億日元的相機等影像部門降至1400億日元。從2020財年的營業損益來看,預計影像部門虧損450億日元。
圍繞半導體設備,還有觀點認為由於美國的半導體出口管制,中國正在加快推進半導體的自主生産,「尼康存在爭取到中國半導體廠商的空間」(行業相關人士)。此外,關於現有設備的保養服務和可用於EUV等廣泛半導體生産線的檢測儀器等設備周邊的業務,也將描繪積極拓展的戰略。
尼康11月5日發佈的結構改革方案的內容包括相機停止日本國內生産,改為向泰國集中,另外計劃通過削減銷售人員,將該部門的業務運營費減少630億日元。鎖定專業人士和發燒友,儘量做到在縮小規模的情況下也能盈利,力爭2021年度扭虧為盈。尼康將明顯調整此前的主力業務,但如果無法在形勢嚴峻的半導體設備業務和新業務方面打開局面,此次的改革有可能僅僅是爭取到一些時間而已。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橋本剛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