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集團加強投資攻勢,平均每天投1家
2021/07/01
日本軟銀集團(SBG)正在通過旗下「願景基金」加快投資。2號基金截至6月18日的投資公司數達到129家,比約1個月前增加34家。相當於平均每天敲定約1家公司的新增投資。一度因新冠疫情而縮小投資,但隨著業績復甦,重新轉為攻勢。不過,對於每家公司的投資金額較小等,也可以看出與1號基金相比的戰略轉型。
![]() |
6月23日,軟銀在的定期股東大會上披露的業務戰略説明資料透露了相關資訊。截至6月18日,2號基金已完成投資的有85家,已獲投資委員會批准的為44家。完成投資的公司數超過2017年設立的1號基金(92家)已基本確定。
由於投資加速,基金的規模也在擴大。軟銀6月23日披露的有價證券報告書顯示,基金的出資額度為400億美元。3月底為200億美元,在短短近3個月裏翻了一番。通過2020年3月發佈的所持股票出售和轉換為資金,籌集了超過當初計劃的約5.6萬億日元。有分析認為,軟銀正在將股票回購和債務償還等完成之後剩餘的資金用於基金投資。
![]() |
軟銀集團的標誌 |
願景基金投資於人工智慧(AI)相關的獨角獸(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未上市企業)及其預備隊。目前加快投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基金業績快速復甦。2020財年(截至2021年3月)的願景基金業務的投資收益約為6.35萬億日元。南韓電子商務(EC)大型企業Coupang等多家投資對象上市,帳面收益大幅增加。
2號基金與1號相比也體現出投資戰略的調整。最大特徵是每家投資對象的金額較小。截至3月底,1號基金的每家公司的平均投資額為9.31億美元。另一方面,2號則向44家投入了67億美元,平均僅為1.52億美元。
關於1號基金,成為投資對象的美國共用辦公室企業WeWork陷入經營困境,軟銀集團不得不提供追加支援。出於反省,軟銀提出了「避免救助投資」的方針,此前也有多家投資對象陷入經營破産。推進在企業未成熟階段投入增長資金的初創企業投資時經常會面臨投資對象的破産。如果對每家的投資金額較小,雖然投資回報將下降,但能分散産生損失的風險。
軟銀集團的知名度在全球初創企業中提升,這也使得快節奏的投資變為可能。美國調查公司CB Insights的數據顯示,2021年1~3月,軟銀集團是全球投資獨角獸第2多的投資者。從2號此前的投資對象來看,被稱為「健康科技(Health Tech)」的醫藥和醫療相關企業突出。在截至3月底的44家企業中,12家屬於這一領域。
當然,投資熱潮也蘊含風險管理是否變得鬆懈等危險。也存在像南韓Coupang那樣、4月以後股價低迷的投資對象。軟銀集團計劃通過願景基金展開快節奏的投資,但根據市場環境,有可能再次轉向防守。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和田大蔵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