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 LED成為「第三屏」

2021/11/02


      在電子産品的顯示器領域,繼液晶和OLED之後的「第三屏」正在崛起。那就是「Mini LED」,液晶顯示器的背照燈變為LED,明暗差呈現得更為清晰。一直引領顯示器流行趨勢的美國蘋果開創了相關市場,用於平板電腦和個人電腦,也有越來越多的其他企業開始採用Mini LED。

  

蘋果在最新款「MacBook Pro」上採用了Mini LED顯示器(Reuters)

      

      「這是筆記型電腦歷史上最昂貴的顯示器」。蘋果10月18日發佈的2款「MacBook Pro」首次採用了Mini LED。

    

iPad Pro的最新機型(前方)呈現黑色的性能很高

      

      從蘋果整個産品線來看,在5月上市的「iPad Pro」高端機型之後,更多的蘋果産品配備了Mini LED,這一趨勢變得明顯。

 

      視頻的對比度鮮明

 

      以16英吋的MacBook Pro為例,Mini LED背照燈配備了約1萬個極小的LED,顯示明暗表現能力的對比度達到100萬比1,與一般的液晶顯示器相比提高了3位數。

 

      在視頻網站支援「HDR」高清內容增加的背景下,Mini LED顯示器能忠實重現畫面的明暗度。


 

      液晶顯示器借助彩色濾光片將背照燈發出的光轉變為三原色,借此呈現色彩。背照燈此前以螢光管為主流,但在個人電腦領域,自2000年代後半期開始,不斷轉向節電的LED。

 

      不過,背照燈在運作期間始終發光,黑色看起來帶點灰色,被認為不擅長呈現畫面明暗。

  

 

      另一方面,蘋果不斷在iPhone的高端機型上採用明暗呈現更佳的OLED面板。各像素自主發光,可以呈現純正的黑色。

 

      以2017年上市的「iPhone X」為開端,到2020年「iPhone12」的4個機型全部配備了OLED屏。配備液晶面板的iPhone僅限於2020年上市的廉價版「SE」。

 

      不過,OLED被指存在有機材料壽命上限和最大亮度較低等缺點。此外,成本據稱是液晶的2~3倍。與手機的小型面板相比,平板和筆記型電腦的中型面板難以製造,量産規模也有限,因此成本容易變得更高。

 

      Mini LED液晶的特點是結合了兩者的優點。與傳統型的液晶實現結構和諸多零部件的通用化,降低了成本,同時通過特殊的背照燈細緻地調節明暗,有可能實現接近OLED的畫質呈現。

 

      其機制是充分利用液晶面板的量産性,同時借助精確定位提高了屬於弱點的對比度。

 

      比OLED更出色的亮度也受到關注。MacBook Pro和iPad Pro配備的Mini LED的最大亮度為1600 nit,是採用OLED屏的「iPhone13 Pro」的逾1.3倍。這一水準超過了專業影像製作的「主顯示器」,能滿足遊戲和影像內容等創作者的需求。


 

      一直引領顯示器流行趨勢的蘋果轉向採用Mini LED,有可能成為Mini LED在個人電腦和平板電腦領域加快普及的契機。

      降低成本是普及關鍵

 

      在電視領域,中國TCL集團等推出了配備Mini LED的産品,在個人電腦顯示器領域,華碩電腦和聯想集團等也推出了相關産品。

 

      美國調查公司DSCC的數據顯示,預計Mini LED液晶屏的世界供貨量到2026年將達到5600萬塊。市場規模到2021年將增長超過7倍,與OLED相匹敵。以用於平板電腦的12.9英吋為例,背照燈的成本為傳統液晶屏的3倍左右,成本削減成為普及面臨的關鍵。

 

      從事拆解調查的Fomalhaut Technology Solutions公司等的調查顯示,iPad Pro的Mini LED大小約為200微米(微米為100萬分之後1米)見方。一般將長寬為100~數百微米見方的LED稱之為Mini LED,今後存在進一步小型化的餘地。

 

      從長期來看,將LED的尺寸微細化至100微米見方以下,各晶片直接呈現三原色的「Micro LED」的普及令人期待。

 

      要用於比電視螢幕小的平板電腦和個人電腦,課題仍很多,但如果成功實現,更加鮮明的顯示將變為可能。蘋果過去也收購了擁有相關技術的企業,對開發持積極態度,今後的動向值得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龍元秀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