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7~9月虧損3979億日元

2021/11/09


       軟銀集團(SBG118日發佈的20217~9月合併財報(國際會計準則)顯示,最終損益為虧損3979億日元。在軟銀旗下願景基金業務當中,主要是中國的投資對象企業股價大幅下跌,對收益産生影響。中國加強對IT企業的監管,此前拉動業績增長的基金業務的不確定性正在加強。

 

 

       此次是軟銀集團季度最終損益自20201~3月以來,時隔5個季度首次出現虧損。軟銀集團按季度評估和調整投資對象企業的估值,將帳面損益的增減體現到業績上。7~9月基金業務的損益為虧損8250億日元。

 

       出現虧損的主要原因是中國7月以後加強對IT和教育行業監管的影響。從基金投資對象的7~9月股價跌幅來看,滴滴出行下跌逾4成,線上教育服務平臺掌門教育下跌約8成。此外,南韓電商企業Coupang的股價下跌也産生負面影響。

 

 

       在8日的財報説明會上,軟銀集團會長兼社長孫正義表明了「正處於嚴冬的風暴之中」的看法。軟銀集團直接持有的中國阿里巴巴集團的股價下跌逾3成。最為重視的指標、持有股票估值減掉凈有息負債的凈資産價值(NAV)截至9月底為20.9萬億日元,比6月底減少2成。

 

       軟銀集團通過2017年啟動運作的1號基金,主要投資中美兩國的強有力獨角獸(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企業)。基金每年必須向作為資金提供方的沙烏地阿拉伯政府等支付投資本金的7%,有分析認為需要以有望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儘早收回資金的股票為中心加以甄別。

 

       截至20214~6月,隨著中國投資對象的上市,軟銀集團獲得鉅額帳面收益,但在7月以後,中國的投資對象開始拉低收益。孫正義還表示,「中國的高科技股處於困難時期」。

 


 

       鑒於中國的投資環境變化,軟銀集團主要啟動了2項控制風險的措施。其一是抑制投資金額。2019年啟動的2號基金全部通過自有資金進行投資。1號基金的每筆平均投資額超過1000億日元,而2號基金每筆投資僅為逾200億日元。

 

       軟銀集團還在分散基金投資對象的國家和地區。按截至9月底的市值計算,亞洲其他地區、歐洲和中南美等佔46%,中國佔19%。目前,對中國企業的投資仍在持續,但據悉額度較小。

 

軟銀集團投資對象所屬的國家和地區

 

       作為分散地區的一環,10月底投資了日本國內生物新創企業Aculys Pharma。這是願景基金首次投資日本企業,據悉第2件投資將於近期公佈。

 

       美國媒體報導稱,願景基金的高管人才正在外流。原因被認為是薪酬低於作為競爭對手的風投基金。孫正義表示「高管的更換常有發生」,提出了積極進行招聘的方針。優秀人才的外流還將影響基金的增長,成為軟銀集團的風險因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