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總:日本半導體動向觀察
2022/02/03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曾經是半導體行業的霸主。東芝、NEC、日立製作所等日本企業壟斷了全球50%以上的份額。但之後的幾十年,日本半導體逐漸沉寂。如今,日本半導體是否真的已經沒落?能否實現復興?日經中文網匯總了這一年來日本半導體的産業動向。
![]() |
天野浩:歐美(和中國)也在做(半導體新材料的氮化鎵)。日本擁有這些國家好幾年都趕不上的技術。矽具有在低電壓、小電流條件下高效工作的性質。氮化鎵半導體適合高電壓、大電流用途的需求,包括純電動汽車…… |
![]() |
日本通過提供大額補貼吸引到了台積電到熊本開設半導體工廠。但台積電計劃在熊本生産電路線寬為22~28奈米,這是過去約10年的技術。觀察熊本的産業地圖會發現日本一個純電動汽車産業戰略…… |
![]() |
中山淳史:日本半導體的全球份額到2030年將減為零——或許顯得有些唐突,但提出這個問題的是日本經濟産業省。日本半導體設備投資在1992年以後銳減。有專家回顧稱:與其説是高科技失敗,不如説是金融的敗退…… |
![]() |
全球半導體市場大體分為記憶體、邏輯半導體等7個領域。儘管日本半導體已失去往日席捲世界的勢頭,但仍擁有圖像感測器、記憶體、微處理器這3大根據地。日本半導體該如何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獲勝? |
![]() |
線寬微細的尖端半導體目前採用被稱為極紫外光刻的技術,荷蘭ASML壟斷相關設備。不過,日本鎧俠等3家企業將使如同蓋章一樣形成電路的「奈米壓印」實現實用化。該技術有望節省工序,壓縮成本。但也存在需要解決的課題…… |
![]() |
功率半導體在汽車電動化和可再生能源等領域成為關鍵。在2020年前10大功率半導體企業中4家是日企,功率半導體技術進入門檻比較高,至今規模也不太大,但隨著電動汽車需求擴大,有望維持較快增長。中國企業也摩拳擦掌…… |
![]() |
在半導體光刻方面,東京電子和SCREEN兩家日企掌握塗佈顯影設備的全球超9成份額。從光刻的前後處理領域的專利來看,日本國籍的申請者穩定在4成左右。台積電也在崛起…… |
![]() |
半導體微細化越來越難,整合度每18個月倍增的「摩爾定律」已成為過去。此時,3D堆疊技術等「後製程」變得重要,日本在這一領域領先。即使是台積電,要實現最尖端的3D堆疊技術,也離不開日企…… |
![]() |
半導體産業在經濟和軍事兩方面都成為戰略物資,保持半導體産業的競爭力已成為主要國家的課題。日本在半導體領域的份額僅佔約9%,但在相關設備和材料領域,不少産品佔有最高份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