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要首提「6G」國際標準方案

2022/03/18


      作為有望在2030年代實現實用化的新一代通信標準「6G」的技術要求,日本官民聯盟計劃在6月向國際會議提交的草案浮出水面。6G在不同用途下有不同標準,比如自動駕駛的通信延遲時間為1毫秒(0.001秒)以下,遠端手術的通信容量為每秒超過數十GB。日本想要從制定標準開始掌握主導權,以優勢地位推進技術開發。

 

   

      預計6G的通信量是現行5G的10倍以上。有望成為全自動駕駛和遠端手術等新技術的基礎設施。

 

      日本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先提出技術要求方案的國家。方案將由總務省和NTT docomo等組成的政企學組織「Beyond 5G推進聯盟」於近期公佈。豐田、松下、NEC等相關行業的大型企業也加入了該聯盟。

 

      無線通信將針對速度等制定國際通用要求,開發新一代技術。預計6G將在多種領域推動前所未有的服務普及。

 

 

      以全自動駕駛汽車為例,如果通信出現故障或中斷,將可能導致重大事故。技術要求還將成為世界共同目標,為了保證通信安全性和可靠性,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應該一同實現該目標。

 

      此次的草案將根據不同領域和用途分別列出具體內容。明確指出,自動駕駛車的遠端控制需要將延遲減小到5G的十分之一以下,即1毫秒左右,通信發生異常的概率需要控制在百萬分之一以下(每百萬次不到1次)。

 


 

      在醫療領域,遠端手術的技術要求是,每秒通信量超過數十GB,相當於5G的10倍以上。在包括元宇宙(Metaverse)等娛樂領域,通信高峰時需要具備每秒數十~數百GB的數據處理能力。

 

      此次草案將在聯合國專門機構國際電信聯盟(ITU)6月召開的工作組會議上提交。國際電信聯盟工作組將在2023年6月之前制定出技術要求。之後,將以技術要求為基礎,根據不同用途制定詳細的技術規格。

 

      通過技術要求方面的提案搶佔先機的意義重大。如果作為基礎的研究開發沒有進展,就很難制定具體的數值指標,因此提出方案表明日本目前在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如果國際上以日本的方案為中心展開討論的話,日本也容易在今後的開發中保持領先地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