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近10年的全球相機市場開始復甦
2022/04/08
因智慧手機攝像頭進化而低迷了近10年的相機市場出現復甦跡象。2021年,數位相機的全球出貨額同比增長16%,4年來首次實現正增長。相機「發燒友」以外的人購買專業高檔機型的動向擴大,而拍立得(Instant Camera)則受到「智慧手機一代」的歡迎。新冠疫情下,在社交網站上發佈視頻等的需求高漲,各企業紛紛抓住這種需求,尋找機會反守為攻。
「咔咔咔咔」,電子快門聲以驚人的速度響起。3月下旬,東京都內一家家電量販店的無反相機賣場熱鬧非凡,很多粉絲前來試用産品。陳列在最顯眼位置的産品是尼康「Z9」。東京都內一名30多歲的男性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看到這款相機後産生興趣並前來試用。他興奮地説:「聽説1秒鐘可以拍攝120幀,就想過來試用一下」。
![]() |
參加尼康新款無反相機體驗會的人們 |
Z9是尼康2021年12月推出的首款旗艦版無反相機。具備最高每秒120幀的連拍速度,以及識別檢測出9種被拍攝對象並以自動對焦(AF)模式進行追蹤的功能。此外,還可連續拍攝125分鐘的8K視頻等,具備多項全球首次採用的功能,屬於「最高性能機型」(尼康)。
尼康旗艦機型處於缺貨狀態
「下次到貨時間為2023年1月左右」。家電量販店淀橋相機(Yodobashi Camera)的網站列出了Z9的預計到貨時間。相機店的銷售人員説:「訂單超出預期,廠家的供應跟不上。加上半導體等零部件的供應制約,到貨時間可能會更晚」。
Z9是一款主要設想面向專業人士的旗艦機型,僅機身(不含鏡頭)的價格就高達70萬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3.64萬元),但「目前的情況是能買到就很幸運」(家電量販店的工作人員)。
![]() |
在無反相機領域,尼康落後於索尼、佳能等競爭對手。該公司首席財務官德成旨亮興奮地表示,Z9「已成為反守為攻的起爆劑」。
表現出色的不只是尼康的相機。佳能2021年11月投放市場的無反相機最高端機型「R3」,以及2020年夏季投放的「R5」和「R6」也一直保持良好勢頭。2021年4~12月,富士底片的高性能無反相機「GFX系列」的銷量增加到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4~12月的約3倍。
因搭載高性能攝像頭的智慧手機問世,全球相機市場在2010年達到頂峰後一直處於低迷狀態。業界團體日本相機映像機器工業會(CIPA)的統計顯示,2021年全球數位相機出貨量為836萬台,最近10年裏減至原來的14分之1。在出貨額方面,2021年比2020年增長16%,達到4889億日元,4年來首次同比增加。各廠商的高價位無反相機對市場起到拉動作用。
為什麼現在高端相機暢銷?日本相機映像機器工業會指出「隨著智慧手機及Instagram等社交網站的普及,對照片挑剔的人越來越多」。
以可以輕鬆發佈資訊的社交網站為舞臺,半專業的相機用戶群體擴大,想要智慧手機無法拍出的效果的人也越來越多。日本相機映像機器工業會介紹稱「即使是專業機型,也有普通用戶購買,客戶群體不斷擴大」。
另外,隨著在社交網站上發佈日常生活視頻的「Vlog」等越來越受關注,「還出現為了拍視頻而購買相機的趨勢」(東京都內相機店的銷售人員)。索尼2021年推出的Vlog專用相機「VLOGCAM ZV-E10」的銷售業績也很好。
各相機廠商針對智慧手機一代的商品戰略也取得了效果。佳能相繼推出可以拍攝照片的望遠鏡、放置在桌上的自動拍照相機等新概念相機。佳能的常務執行董事戶倉剛説:「把智慧手機的普及當作相機行業的威脅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他還表示「(相機)可以憑藉智慧手機所沒有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來吸引顧客」。
拍立得受到年輕女性支援
富士底片將借助底片相機再次受到歡迎以及以10多歲、20多歲年輕人為中心不斷擴大的「打動人的照片」需求來開拓銷量。秘訣就是打造讓人心動的照片。
![]() |
富士底片的「Cheki」(中國俗稱拍立得) |
「我想要sumacheki」。在富士底片向年輕人展示照片魅力的直營影像店「Wonder Photo Shop」(東京澀谷區),有個年輕女性拿著智慧手機向店員下單。sumacheki是把智慧手機拍的照片用拍立得的底片列印出來的服務。
使用過sumacheki服務的居住在東京都內的升澤理子説:「我要去美國留學了,想作為驚喜,給重要的人送一些紀念照片」。富士底片的董事山元正人分析稱「底片回歸等重新審視相機優點的趨勢在一點點擴大。照片的趨勢也正由‘好看’轉變成影響心情和感情的‘能打動人’」。
拍立得相機的銷售也很堅挺。富士相機2021年12月上市的最高端機型「instax mini Evo」設想價格為2萬5800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1339.79元),比傳統機型價格高,但預計2022年度日本國內的銷量將達到原計劃的2倍以上。
相機市場表現出熱度重燃的跡象,「消費者的眼光也越來越高」(相機廠商的高管)。全球相機出貨額觸底反彈,但相機市場沒有希望恢復到往日的規模。各相機廠商為了抓住新用戶群體,通過明顯的差異化和展現出不同的魅力,不斷拉大相機和智慧手機的區別。同時也需要充分利用通過相機培育的技術實力,繼續探索其他收益來源。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為廣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