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面板企業內鬥讓中國崛起
2022/06/23
圍繞用於智慧手機等的OLED面板技術,南韓三星電子與LG在10年裏展開的法庭大戰已經終結。在聲稱對方非法取得技術、相互指責的期間,「尖端技術」已經過時,中國企業趁機崛起。在顯示器競爭環境出現劇變的背景下,繼液晶之後,中國在OLED面板領域掌握主導權的前景日趨帶有現實意味。
南韓最高法院於6月16日駁回了檢方對於三星螢幕4名職員和供應商高層的上訴,後者因被控違反有關防止不正當競爭和保護商業秘密這一法律而遭到起訴,認定全員無罪這一高等法院的判決獲得支援。這是2012年啟動的三星與LG的爭端終於畫上句號的瞬間。
![]() |
起訴書表示,5名被告被控非法取得了LG螢幕公司(LGD)的保護OLED發光元件的封裝技術。在審判中,供應商的技術資料是否屬於商業秘密成為爭論焦點。
在一審中,由於LG螢幕公司進行了機密管理,對5名被告作出了緩期執行的有罪判決。不過在二審中,認為學術論文和日資供應商的資料中具有相同內容的記載,改為無罪。
兩家企業圍繞OLED面板展開激烈交鋒。在3年前,發生了被控非法取得三星螢幕公司的技術、LG螢幕公司高管等人被判有罪的刑事審判。在專利侵害方面,也相互提起訴訟,至少出現4起官司。
![]() |
三星的面板工廠 |
目前雙方已撤回專利侵害的訴訟,剩下的只有此次最高法院的審判。兩家企業沒有對審判結果發表評論。
對立的開端的是2012年。「立即停止非法使用技術專利」「非法取得本公司固有技術的是你方」。當時兩家企業分別召開新聞發佈會,指控對方非法,雙方的高管相互指責。行業相關人士表示,這種行動的背後意圖是,在處於黎明期的OLED面板市場,「讓消費者産生自身技術佔優勢這一感覺」。
長達10年的南韓2家企業的爭端讓競爭對手有了可乘之機。據中國最大面板廠商京東方科技集團(BOE)相關人士的消息,在京東方的內陸地區的OLED面板工廠,有數十名南韓技術人員作為量産線的創建成員參與工作。這些人被認為是為追求高薪而來到中國的100多名南韓顯示器技術人員的一部分。
京東方2021年開始正式向美國蘋果供應面板,中韓兩國的技術差距已經縮小。京東方2022年提出了使智慧手機面板供貨量比上年增加約7成的目標。正考慮在四川成都建設新工廠。此外,中國家電大型企業TCL集團旗下的華星光電(CSOT)也決定在湖北省武漢市擴建OLED工廠的生産線。
回顧OLED面板的歷史,1997年日本先鋒公司在世界上首次實現商品化,2007年索尼推出採用這種面板的電視。但是,隨後日本電子企業相繼撤退,OLED的主導權轉移至南韓企業。
顯示器專業調查公司美國DSCC統計顯示,從2021年的全球市佔率來看,三星為59.3%,LG螢幕公司佔23.0%,而京東方以8.7%排在第3位。中國企業的份額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正在逐步提高存在感。
![]() |
在液晶面板領域,以京東方為代表,中國大陸企業掌握近5成份額,明顯超過分別佔約2成的南韓和台灣。借助補貼政策,中國不到10年時間就掌握了最大份額,南韓面板行業感到警惕,認為在OLED面板領域,「也有可能重蹈液晶面板的覆轍」。
此外,也出現南韓2家企業為了甩開中國企業的追趕而合作的趨勢。由於OLED的技術標準的差異,三星面向電視的開發進展緩慢,已啟動從LG螢幕公司採購面板的談判。
不過,雖然2022年1月兩家企業高管承認啟動談判,但並未達成協定。多家供應商表示,「未能就採購價格達成妥協,處於談判中斷的狀態」。還有觀點認為,兩家企業的爭端成為禍根,妨礙了相互妥協。
液晶面板的主角從日本轉為南韓和台灣,然後變為中國大陸。即使是在OLED面板領域,南韓企業也喪失競爭力,很多專家認為如果中國企業的崛起繼續,「接下來將是半導體」。半導體正在成為中美對立和經濟安全的焦點,因此半導體行業也在關注圍繞OLED的中韓主導權之爭。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細川幸太郎 首爾、多部田俊輔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