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本公司被追繳130億日元消費稅

2022/12/27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1226日通過採訪相關人員獲悉,美國蘋果公司的日本法人——蘋果日本(東京都港區)受到東京國稅局的稅務調查,被追繳約130億日元的消費稅。據悉在過去數年時間裏銷售iPhone等産品時,存在很多不符合消費稅免稅制度條件的交易等。日本的消費稅免稅制度基於顧客申報,這一特有制度遭到濫用,如何消除這一漏洞成為當務之急。

 

       被追繳超過100億日元消費稅的情況極為罕見。蘋果日本公司被認為已經進行了修正申報。

 

資料圖(reuters)

 

       日本的消費稅法允許赴日時間不滿6個月的非居住者購買特産和日用品等商品時免稅。如果是出於轉賣等目的,則需要繳稅,有時免稅店未能發現不符合條件的購買行為,則必須自行承擔消費稅部分。

 

       化粧品和藥品等消耗品在合計銷售額為50萬日元以下時可以免稅,但家電等普通物品則沒有上限,過去就一直有聲音指出大量購買卻能規避消費稅的情況。

 

       在入境遊客的購買需求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日本需要對本國産品和奢侈品的免稅銷售進行嚴格管理。

 

       據相關人士透露,蘋果日本的部分銷售店大量向外國顧客銷售iPhone。甚至出現一個人一次購買數百部的情況,可能是以轉售為目的、需要繳納消費稅的交易未被店方重視。

 

       美國蘋果的年度報告顯示,日本市場的銷售額達到約3.4萬億日元。蘋果日本6月主動停止了免稅銷售。該公司在面對日本經濟新聞的採訪時表示,「敝店不能免稅購物。給您帶來不便深表歉意」。

 

       日本引入消費稅已經33年的時間。國稅部門在截至6月的1年裏實施的法人調查中發現,消費稅漏報件數達到約2.4萬件,追繳稅額共計達到869億日元。數額比5年前增加11%,創下歷史新高。

 


 

       近年來,對入境遊客實施的不恰當免稅銷售被認為出現增加。2021年以後,3家運營百貨商場的大型企業被東京國稅局追加徵收了共計超過1億日元的稅金。

 

       2012年以後,日本政府將入境遊客定位為增長戰略的支柱,擴充了機場的航班起降架次和免稅店。2019年,代表訪日遊客購物意願的免稅銷售額(日本百貨店協會)超過3400億日元,連續3年刷新最高紀錄。如果局部存在不恰當的免稅銷售,就不會繳納本來應該成為國家社會保障財政來源的消費稅,從而造成「國家損失」。

 

       在海外,在遊客出境時向其退還免稅額的制度是主流,雖然手續繁瑣,但不易出現不恰當的免稅銷售。歐盟採取的主要方式是經過海關的確認後,由企業進行退稅。也有的國家在遊客出境時由政府機構退還與稅金相當的金額。

 

       日本政府于20204月引入了免稅店與國稅廳和海關共用購買資訊電子數據的機制。如果部分行業涉嫌存在不正當行為,國稅部門會實施行政指導,使其不進行免稅銷售。能否使免稅銷售規範化,實效性面臨考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