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企增産中型OLED,對中企背水一戰

2023/05/05


      南韓面板大企業將增産用於筆記型電腦和平板電腦的OLED面板。三星電子和LG Display將投資數千億日元,在現有工廠建設專用生産線。原因是美國蘋果將擴大OLED的採用。另外,由於受到中國企業的追趕,南韓企業計劃轉向中國企業尚未全面涉足的中型OLED市場拓寬銷路。

      

為了提高生産效率,玻璃基板變得越來越大(三星的早期的智慧手機面板工廠)

  

      三星將向顯示器部門的主力基地——南韓湯井園區的現有製造廠房投資4.1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14億元),建設OLED面板的生産線。力爭在撤出液晶業務的同時更換生産設備,力爭2026年啟動量産。

    

      在此次投資中,三星將在OLED領域首次採用被稱為「8.6代」的2620×2200毫米的基板尺寸。針對用於筆記型電腦的中型面板,計劃確保1000萬塊規模的年産量。

   

      除了面向自身的智慧手機以外,三星還向蘋果等供應OLED面板,在智慧手機領域佔據7成左右的份額。目前使用被稱為「6代」的1850×1500毫米的玻璃基板生産,將以世界最尖端的製造方式來量産OLED。簡單計算,生産效率將提高至2倍以上。

 

      生産面板要在玻璃基板上形成電子電路,然後進行切割。基板尺寸越大,1塊基板可生産的面板的數量越多,另一方面,存在生産技術難度大、良品率容易下降的問題。各面板企業正針對如何高效地穩定生産優質産品而展開競爭。

 

 

      隨著全球最大的OLED製造商三星宣佈採用新一代製造技術,在佳能、尼康和Tokyo Electron等日本擅長的顯示器製造設備領域也有望産生促進技術革新的效果。

 

      與此同時,LG Display也正在屬於主力基地的坡州工廠建設中型OLED面板用生産線。將投資3.3萬億韓元,建設「6代」生産線。該公司似乎認為,在技術實力和成本方面,像三星那樣的新一代方式很難實現。


 

      南韓兩家面板企業之所以專注於中型OLED面板,是因為筆記型電腦和平板電腦正在從液晶切換到OLED。作為兩家企業的主要客戶。美國蘋果將在平板電腦「iPad」的2024年款上採用OLED面板,預計未來還將推廣到筆記型電腦「MacBook」。為了滿足享受超高清影像的需求,聯想集團、美國戴爾和華碩電腦等也在筆記型電腦上推進採用OLED。

 

      以從液晶轉向OLED為背景,南韓2家企業正展開積極投資——雖然從表面上看是這樣,但實際很容易發現存在以中國大陸企業的攻勢為背景的「被逼無奈的投資」這一側面。

 

      在液晶領域,京東方科技集團(BOE)已佔據全球份額首位,中國大陸企業將迫使日本、南韓和台灣企業縮減業務。如今在OLED領域,除京東方以外,維信諾顯示技術(Visionox)與和輝光電(Everdisplay)也得到地方政府的補貼,將擴建生産設備。OLED的市佔率目前仍由南韓2家企業合計掌握8成,但中國大陸企業正在智慧手機面板領域逐步提高份額。

 

      與為蘋果和自身的智慧手機供應大量OLED面板、獲得穩定收益的三星相比,LG Display面向固定客戶的供貨較少,收益不穩定。2023年1~3月的合併營業損益受面板行情低迷的影響,出現了1.098萬億韓元的虧損,按季度計算創出歷史最大虧損。

 

      由於連續4個季度虧損,南韓3家主要信用評等機構下調了LG Display的信用等級。由於融資成本很高,LG Display陷入窘境,不得不從LG電子貸款1萬億韓元,推進中型OLED面板的投資。這是其面對的現實。

 

      中國大陸企業不擅長、尚未全面涉足的中型OLED市場被認為是面板的「最後的增長市場」。不過,與全球每年出貨13億部的智慧手機相比,平板電腦的出貨量僅為1億5000萬部左右,面板市場也很小。

 

      圍繞顯示器産業,1990年代日本企業極為興盛,但到2000年代,南韓和台灣企業迅速崛起。到2010年代後半期,中國大陸企業開始積累技術,到2020年代,南韓和台灣企業陷入被追趕的局面。另外,尚未找到在性能和成本兩方面可以取代液晶與OLED的未來的顯示器,這也在增加相關業界的無力感。

 

      今年3月,獲得松下和索尼的OLED技術的日本JOLED宣告破産。日立製作所、東芝和索尼的液晶部門合併而成的日本螢幕公司(JDI)截至2022財年(截至2023年3月)也預計連續9個財年陷入最終虧損。

  

    

      中日韓的面板産業的興衰也體現在股價上。日本企業失去成本競爭力,JDI自2014年上市後從未超過發行價,始終低迷。LG Display也萎靡不振。另一方面,京東方在業績擴大的同時,股價也表現強勁。

 

      在4月26日舉行的LG Display的線上財報説明會上,該公司高層表示「將增加訂單型業務,提高業務穩定性」。這個説法與6年前 JDI 的業務提振措施幾乎一模一樣。

   

      南韓企業今後是否會重蹈日本面板産業的覆轍?現階段還看不到明確的應對方法。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細川幸太郎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