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成為半導體生産重組的承接地

2024/02/07


      全球大型半導體企業台積電(TSMC)宣佈了將在日本熊本縣建設第2工廠的消息。日美歐一直在瞄準中國,推進半導體供應鏈的重構。在豐田加盟的新框架下,日本和台灣將加深合作,強化經濟安全保障。

 

      日本的汽車等行業有望對包括尖端産品在內的半導體産生更大需求。與歐美相比,日本的生産成本和補貼制度等條件也處於優勢地位,正在成為半導體産業重組的承接地。

 

 

      熊本第2工廠預定生産日本國內最先進的電路線寬為6奈米(1奈米為十億分之一米)的半導體。産品性能和投資規模將超過第1工廠。

 

      除豐田外,一直委託台積電生産部分圖像感測器電路的索尼集團等也被認為是強有力的供應對象。智庫「台灣經濟研究院」的分析師劉佩真認為純電動汽車(EV)和自動駕駛用途的需求值得期待。

 

      熊本第1工廠的順利啟動也對第2工廠的計劃起到了推動作用。預計第1工廠將按照最初的計劃於2024年10~12月開始量産。這將是台積電決定建設的日美歐工廠中最快啟動的工廠。

 

      中美對立後,日美歐從經濟安全保障的角度出發,一直在積極吸引在半導體代工領域佔據全球超50%份額的台積電在本國建廠。日本在提供補貼方面領先於歐美,在人手短缺的情況下按照時間表推進了工廠建設。

 

2024年年內將正式投産的台積電的第1工廠(1月,熊本縣菊陽町)

 

      劉佩真指出日本的優點在於工作文化與台灣接近,生産成本低於歐美。

 

     日本政府非常重視對台積電的招商。日本經濟産業省2021年6月出台了「半導體和數位産業戰略」。為了振興日本國內半導體産業,日本轉向了通過補貼等直接扶持的方針。目前已確保了大約4萬億日元的預算。

 


    

     1號項目就是台積電的熊本第1工廠。日本經濟産業省從規劃階段開始參與,最高準備了4760億日元的補貼。

 

      面向第2家工廠將最高撥出7700億日元的預算。目標是改善自動駕駛用的尖端産品不得不依賴進口的狀況。

 

      2月6日,日本政府還表示支援鎧俠控股和美國西部數據(WD)量産尖端半導體記憶體。2家企業的總投資額大約為7290億日元,其中最高補貼2430億日元。

 

      台積電在熊本之前先決定投資的美國亞利桑那州工廠,受勞動者短缺等影響,建設工作延遲。計劃生産尖端産品的第2工廠預計將由原定的2026年推遲到2027年以後投入使用。

 

     美國半導體工廠建設延遲的不僅台積電。美國《華爾街日報》(WSJ)2月2日報導稱,預計美國英特爾在俄亥俄州正在建設的新工廠將由原定的2025年推遲到2026年以後投入使用。理由是美國政府支付補貼時間推遲和半導體市場行情惡化。

 

     台積電錶示了繼續在台灣研發和量産最尖端半導體的方針。2025年將在台灣北部新竹量産電路線寬2奈米的新一代半導體。

 

      另一方面,半導體生産的台灣單極集中到達極限。不僅日美歐政府和産業界要求分散生産基地,在台灣確保勞動者和電力越來越困難。預計最尖端産品將以台灣為主,其他産品將擴大日本等國外生産。

 

      變數是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台灣經濟界強烈擔憂,如果提出美國第一主義的美國前總統川普當選,臺美日合作這一前提有可能打亂。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龍元秀明 台北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