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航空雙雄押寶中國航線

2017/09/11


  澳大利亞兩家大型航空公司明確了重視中國的戰略。澳洲航空集團(簡稱:澳航、QANTAS)8月宣佈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旅遊預約網站「飛豬(Fliggy)」合作。維珍澳洲航空7月開通了香港航線,還考慮開通直飛大陸的航班。隨著資源熱潮的消退等,澳大利亞國內旅客需求減少。在此背景下,兩家航空公司想要吸引快速增長的中國顧客,加速成長。 

 

  

  「將抓住全球增速最快的亞太市場的成長機會」,澳航首席執行官(CEO)艾倫·喬伊斯在8月25日的記者會上這樣強調。

 

  喬伊斯最大的目標是中國。澳航2016年4月加大了墨爾本-香港航線的運力。2017年1月時隔約7年恢復了雪梨-北京航線。12月份澳航旗下的廉價航空公司捷星航空(Jetstar Airways)將開通墨爾本-鄭州航線。

 

  另外,澳航國際線路負責人加雷斯·埃文斯表示,將把與飛豬的合作視為「中國成長戰略的新形態」。飛豬在中國擁有超過5億用戶。雙方計劃實現從中國直接購買澳航機票,並共同開展促銷活動。

 

  此外,澳航還將推進「再平衡」政策,以中國為中心擴充亞洲航線、縮小歐洲航線。澳航2018年3月將停止經由杜拜的赴英國航班。計劃到2018財年(截至2018年6月)前,利用剩餘飛機把國際航線中亞洲航線的運輸能力佔比由36%提高到40%。

  

 

  另一方面,維珍澳洲也開始擴充中國航線。退出了不盈利的泰國普吉島航線和阿聯酋(UAE)阿布達比航線等,7月首次開通直飛香港的航班。

 

  維珍澳洲的首席執行官約翰·博爾蓋蒂表示,香港航班是「進入華人圈的前哨」。維珍澳洲6月與海航集團(HNA)旗下的香港航空公司等展開合作。經由香港的換乘變得容易,希望借此進一步吸引中國大陸遊客。還考慮開通直飛北京和上海等地的航班。

 

  澳大利亞的航空雙雄相繼採取強化中國市場的戰略,其背景是國內旅客需求的減少。在國土廣袤的澳大利亞,國內航線曾是航空公司的主要收益來源。然而隨著資源熱潮的消退,乘坐連接礦山和城市間航班的礦工數量減少。澳航國內航線的銷售額在過去5年降低約10%。 

   


   

澳洲航空的波音787機型(照片由波音提供)

 

  澳航8月25日發佈的2017財年(截至2017年6月)財報顯示,凈利潤為8.53億澳元,通過實施重組等暫時扭虧為盈。為了進一步加速成長,澳航將終止為擴大國內市佔率而進行的價格競爭,開始從國際航線尋找出路。

 

  然而,對中國遊客的爭奪戰非常激烈。2016年中國的訪澳遊客數量同比增長17%,增至119.9萬人。不過其中21%遊客乘坐中國南方航空的航班。其次是中國東方航空(15%)和國泰航空(11%),排名靠前的都是以中國為大本營的航空公司。

 

  另一方面,從澳航集團整體來看,中國遊客佔到所有乘客中的16%。喬伊斯強調説:「澳航集團的盈利能力比競爭對手高」。不過,要戰勝熟悉客戶的中國航空公司並不容易。考驗兩家澳大利亞航空公司本領的時候到了。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高橋香織 雪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