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企業2020年四季度業績回到疫情前水準

2021/02/10


      世界各國企業的業績正在恢復。2020年10~12月全球主要企業的凈利潤相較沒有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的上年同期增加了1成多。從製造業的情況來看,2020年春季陷入停滯的生産和銷售恢復。中國等國家的經濟對策也提供了支援。空運和餐飲等企業業績依然低迷,恢復的程度存在差距,業績能否持續恢復還存在不透明的一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使用QUICK FactSet調查了約1萬零227家上市公司的業績和市場預期。10~12月的凈利潤為7127億美元,同比增長14%,為4個季度以來利潤首次出現增長。但這是與在中美摩擦影響下利潤水準較低的2019年10~12月對比的結果,很難稱得上全面恢復。因各國經濟對策産生的一次性需求也支撐了數據。

 

      不同業種之間的恢復程度差距很大。業績增長最多的是機電企業。利潤增加額佔總體的約3成。由於居家辦公擴大,個人電腦及伺服器等的需求增加。尤其是半導體,利潤增長4成,表現十分出色。南韓三星電子、台積電(TSMC)的利潤均增加。


 

      利潤增加額排在第二位的是原材料和能源企業,增加了約4成。日本製鐵銷量恢復,扭虧為盈。其他製造業的生産也在恢復,汽車及機械企業的利潤增加額也很大。本田、美國通用電氣(GE)、德國西門子等公司的利潤均出現增加。

 

      另一方面,非製造業的不振也很明顯。在全球37家航空運輸公司中,有8成多出現最終虧損,虧損總額達到115億美元。由於飛機需求低迷,美國波音公司轉為最終虧損。零售·服務業也僅增加了4%,歐洲企業減少35%,美國企業的利潤減少7%。美國星巴克的全球現有門市銷售額下滑5%,凈利潤減少3成。

 

      從各地區來看,恢復狀況也存在差異。中國企業的利潤增加4成,中國以外的亞洲企業也增加7成。中國在基礎設施和汽車銷售等方面實施的大規模經濟對策顯現出成效。阿里巴巴集團的「雙十一」交易額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凈利潤增長5成。阿里巴巴CEO張勇表示,中國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其業績受到了中國經濟復甦的支撐。

 

  

      日本企業目前的利潤大概率將增加48%,為9個季度以來首次增加。而美國企業則減少了3%,如果不算大型IT企業的話,利潤減少1成。零售和能源企業的業績低迷。

 

      前景難以預料。市場上有觀點認為業績將繼續復甦,同時日本瑞穗證券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小林俊介指出,「受益於宅家特需的耐用消費品正在提前消化部分需求,到下半年,企業業績有可能會減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