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在風電構件上尋找新賽道

2021/04/01


      日本精工計劃在中國增産風力發電機使用的大型軸承,將在3年內最高投資50億日元,向中國當地的發電設備企業供貨。東麗也將增産風車翼板使用的碳纖維。隨著風力發電機向大型化發展,也對構件的耐久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日本企業雖多已退出風車生産業務,但越來越多的日企正在通過具有技術優勢的構件來尋找新賽道。

 

      日本精工在中國遼寧省瀋陽市的工廠新設了第三處廠房,未來3年將投資30億~50億日元,增産風力發電用途的大型軸承。這種軸承用於將風車的旋轉力轉換為動力的增速機(齒輪箱)部分,最大直徑為1米左右。具體産能等將於今後敲定。

  

   

      風車安裝後需要運轉幾十年。中國正在積極新設海上風力發電設備,海上風車必須具備可以抵抗海上大風和鹽水的高耐久性能,發電設備的零部件對日本和歐洲的依賴程度很高。

 

      軸承會因為氫的吸附發生龜裂,日本精工通過自主開發的材料和熱處理技術等,將産品抵抗龜裂的耐久性提高到了普通産品的7倍,目前這種産品的交易十分活躍。日本精工將配合以設備國産化為目標的政府方針,完善當地生産體制,還考慮向歐洲企業出口。

 

      由於世界各國紛紛採取去碳化政策,風力發電機的市場不斷擴大。美國調查公司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風力發電機裝機容量達到9670萬千瓦,比上年增加59%。排在首位的是裝機容量達到1353萬千瓦的美國通用電氣(GE),第2位是上年排名第3的中國新疆金風科技(Goldwind)。排在第4的是中國遠景能源(Envision),中國企業的增長勢頭明顯。

 

      在軸承市場上,瑞典SKF位列全球第1,德國舍弗勒排名第2。日本國內最大的軸承企業日本精工雖在全球市場上僅位列第三,但在中國風力發電機用軸承領域卻排名第一。


 

      3月1日,日本精工以1.69億歐元從英國思百吉(Spectris)手中收購了設備監控服務。還設想利用振動感測器等監控風力發電機的軸承等,提供故障前更換提醒等服務。

  

  

      日本精工之所以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相關業務,是因為想改變收益結構。其軸承的銷售額約6成來自汽車領域。雖然隨著汽車電動化,來自馬達零部件的需求增加,但從長期來看,預計來自主力引擎零部件的需求將減少。

 

日本精工的風電軸承

  

      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零部件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據調查公司美國Global Market insights公司統計,全球風力發電市場從2020年到2026年將以8.4%的年增長率增長,預計到2026年市場規模將由2019年的930億美元擴大到1600億美元。尤其,海上風力設備市場從2020年到2026年將以14%以上的年增長率增長。

 

      由於現有業務增長緩慢,日本的材料廠商也紛紛增加在風力領域的投資。東麗的美國子公司在墨西哥和匈牙利的風車翼板碳纖維新工廠投産,將産能提高了約6成。主要供給歐洲和中國。

 

      東麗子公司在風車翼板碳纖維市場上,排在世界首位,份額佔6成。風車為了提高發電效率,翼板不斷變大,輕量與強度兼備的碳纖維需求不斷增加。東麗正向丹麥的維斯塔斯等大型廠商供應碳纖維,還準備與這些設備廠商開發強度更高的翼板。在波音等飛機使用的碳纖維持續低迷的背景下,東麗將增加風力發電和燃料電池領域的碳纖維銷售。

 

      JFE鋼鐵也將增強海上風力發電使用的厚鋼板的産能。5月將在西日本製鐵所倉敷地區引進新的加工設備。可以生産比原來更大的厚鋼板,還能減少焊接等工藝,具有降低建設成本的優勢。

 

      因在風力發電機領域與歐洲企業等的價格競爭激烈,日立製作所及日本製鋼所等日本企業正在退出風車的生産。不過,日本國內的零部件及材料廠商認為,如果充分利用在汽車和飛機領域培育的技術,可以抓住需求,今後以零部件廠商為中心將紛紛投入資金。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