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全錄將高功能産品生産從中國轉到日本

2012/04/26


    富士全錄計劃將商用高速數位印刷機的生産從中國轉移到日本。該公司認為隨著中國人工費的急劇上漲,在日本國內生産更加有利於進行細緻的設計變更和工程改進。在中國將專門生産供貨量大的普及産品,中日將進行分工。由於受中國生産成本上升的影響,以高附加值産品為中心,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日企將生産轉移到效率相對高的日本。

富士全錄子公司的日本新潟工廠
     富士全錄計劃在年內將上述業務從中國當地法人富士全錄深圳公司轉移到日本子公司旗下的新潟縣柏崎市工廠。今後,除了在日本國內自行生産零部件和製造設備之外,還將全面提高組裝流程的效率,以使生産成本低於中國。

     此次調整涉及的機型每台售價為數千萬日元的高功能機型,每分鍾大約可印刷100張商品説明書和海報等。這類産品根據訂貨方印刷公司等的要求,很多時候需要對技術規格進行變更,因此將組裝生産線放在溝通起來更加方便的日本,更能提高效率。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管轄的獨立行政法人、勞動政策研究•研修機構統計顯示,中國城市地區的平均年收入在2005年為1萬8200元,但到2010年已經上升到約2倍的3萬6539元。中國政府提出到2015年最低工資將每年提升13%,預計人工費今後仍將繼續上升。除大批量生産相同産品之外,在中國生産已經越來越難以獲得成本優勢。

     在此大背景下,在日本國內生産的優勢正在得到重新認識,例如可以更加靈活地進行組裝生産線的改良。在經常根據客戶要求的規格進行供貨的個人電腦等領域,將生産轉移到日本的動向在擴大,希望發揮中日各自的優勢,進行産業分工,以提高整體的效率。


     日本惠普公司(HP)委託中國企業進行代工的筆電型電腦也正在向日本國內轉移。現在的日本生産比重為9成左右。原來為12個營業日的交貨期可縮短至5個營業日,同時在日本國內生産具有品質方面的優勢,該公司希望借助這些優勢擴大市佔率。今後,日本惠普計劃僅將一部分走低價路線的産品委託中國企業代工。此外,中國聯想正在探討利用該公司的合作方、NEC電腦公司旗下的山形縣米澤市工廠。聯想可能計劃將在中國生産的面向日本法人銷售的部分電腦業務轉移到日本的工廠。

     在電子部件領域,FDK公司也將把磁性材料鐵素體的生産轉回日本。該公司2004年將日本生産全面轉移到中國南京,完全放棄了日本生産。在今年6月之前,該公司在山口縣山陽小野田市的新工廠將投入運作,生産用於電動汽車(EV)電源電路等的高性能産品。將開發和生産製造基地放在距離客戶汽車廠商近的地方,有助於控制交貨期和物流成本。在中國今後將主要生産單價低、生産量在10倍以上的家電零部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