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脫離「中國概念股」?
2012/05/07
![]() |
小松社長野路國夫表示,「中國需求何時能夠復甦,目前完全無法判斷」,2012財年,小松在中國的銷售額預計為2000億日元,與上一財年持平。預計在中國在總銷售額中所佔比重有可能進一步降至11%。
小松本財年的預計合併銷售額較上財年增長6%,達2.1萬億日元,凈利潤則增長14%,為1900億日元,有望實現2位數增長。增長的驅動力是超大型翻斗車等礦山機械業務。包括相關部件在內的礦山機械的銷售額為6640億日元,增長20%。銷售增加額達1100億日元,佔合併銷售額增加額(1182億日元)的大半。
印尼市場上用於煤炭開採的礦山機械銷售強勁,銷售額約達2300億日元,有望超過中國。此外,在礦山機械佔比同樣較高的大洋洲的銷售額達到1920億日元,也直逼中國。礦山機械的營業利潤率預計將達20%,超過合併平均營業利潤率(本財年預計為15%),對盈利貢獻很大。
在日本股票市場上,小松被視為「中國概念股」,其股價很容易受中國經濟指標的左右。小松股價與衡量能源及農産品等國際商品綜合價格變動的「路透/傑佛瑞大宗商品期貨價格指數(CRB指數)」具有很強的相關性。中國對商品的需求擴大拉高CRB指數,而中國建築機械銷售的增長預期也推動了小松股價上揚。
但是,自去年年底起,這種相關性正不斷減弱。去年年底CRB指數下跌1%,而小松股價則上漲了32%。以礦山機械為核心的盈利增長潛力獲得重估,小松股價有可能在逐步「走出依賴中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