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成為鋼鐵廠商新寵
2012/08/24
從原料到生産
印度塔塔鋼鐵在越南河靜省推進的450萬噸規模的高爐建設也將啟動。2007年,該公司與越南國營越南鋼鐵公司就投資額為50億美元的鋼鐵廠建設項目達成了協議,但在確保建設用地環節遭遇麻煩,導致投資項目獲批時間一直推遲至今。
![]() |
越南基礎設施用鋼材需求不斷擴大,圖為河內正在進行的橋樑建設 |
此外,日本JFE鋼鐵將討論聯手台灣義聯集團在越南中部的廣義省建設年産能力在350萬噸級的一體化鋼鐵廠,並力爭2016年投産,目前已經展開商業可行性調查。
包括從原料到最終産品等所有工序的一體化生産工廠的建設項目也將在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等地得到推進。
在印度尼西亞港口城市芝勒貢,南韓浦項製鐵公司將與印度尼西亞國營企業合資推進一體化鋼鐵廠建設。今後將投資約60億美元,到明年11月年産為300萬噸的高爐將最終完工。同時還計劃將産能擴大至年産600萬噸規模。在馬來西亞,當地的金獅集團已經開始在雪蘭莪州啟動高爐建設。完工時間在2015年~2016年。有分析認為,年産能力將為200萬噸,投資額為10億美元。
需求不斷放緩的中國大陸
因經濟放緩導致的鋼鐵需求低迷而苦惱的中國大陸鋼鐵廠商也打算借助東南亞需求尋找出路。
今年5月,寶鋼集團和武漢鋼鐵集團已經分別在中國南部地區開工建設年産為1千萬噸規模的一體化鋼鐵廠。有分析認為,在投産的數年後,每年將合計有1千萬噸鋼材出口到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
據東南亞鋼鐵協會(SEAISI)統計顯示,ASEAN主要6國在去年的鋼鐵消費量為5050萬噸。最近5年增長了約40%。雖然需求今後仍將保持增長,但如果包括高爐在內的一體化生産設備同時投産,出現供應過剩局面的可能性很大。
(伊藤學 河內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