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製造業受到低迷的海外市場打擊
2019/11/07
以中美貿易戰為契機,全球經濟減速正在對日本的製造業企業業績造成打擊。截至11月1日,在171家調整了2019財年(截至2020年3月)業績預期的製造業企業中,下調的企業佔到7成,創出7年來最高水準。海外市場的汽車銷售低迷、設備投資需求放緩、匯率和大宗商品的行情因素等「三重苦」成為各企業業績的沉重負擔。另一方面,非製造業保持強勁,兩極分化明顯。市場上股價正在復甦,但股市期待的業績觸底能否實現還存在不確定性。
![]() |
日本經濟新聞社以3月決算的企業為對象進行了統計。在製造業中,下調的企業為125家(總下調額為9393億日元),大幅高於上調的46家(總上調額為2729億日元)。
11月1日,馬自達執行董事梅下隆一在記者會上失望地表示:「中國市場依然嚴峻,呈現不透明狀態。在美國的量販價位也陷入苦戰」。馬自達由於銷售低迷和日元升值疊加,本財年的凈利潤預計為430億日元,相比此前預期(800億日元)下調至近一半,將轉為陷入利潤下降。
![]() |
中國等世界經濟減速的餘波涉及到了很多行業。代表行業之一是汽車。鈴木也由於印度四輪車銷售低迷,轉為下調業績預期,預計出現利潤下降。
日野汽車在亞洲銷售疲軟。社長下義生表示,「海外市場總體上需求復甦遲緩」。在汽車零部件領域,愛信精機面向中國當地企業的變速箱需求放緩。
客戶企業對設備投資變得態度消極的影響相繼出現。
三菱電機受到工廠自動化設備的銷售低迷影響,該公司常務執行董事皮籠石齊表示,「此前預測下半財年復甦的智慧手機和5G的需求或將推遲」。小松社長小川啟之也表示,工程機械的銷量在中國和亞洲減少的規模「超出預期」。
![]() |
此外,日元升值和大宗商品行情的惡化也構成進一步打擊。日立製作所將下半財年的預期匯率從1美元兌110日元調整為105日元,歐元對日元匯率也修改為日元升值方向。僅匯率一項因素就將營業利潤拉低280億日元。住友化學由於原油價格下跌,銷售盈利惡化和日元升值將拉低業績。「以下半財年經濟進一步惡化的前提進行了業績預測」,住友化學執行董事佐佐木啟吾表示。
另一方面,非製造業則表現堅挺。非製造業上調企業為45家,多於下調的44家。
業績尤為突出的是IT服務行業。
野村綜合研究所因主力的金融系統業務表現強勁,將凈利潤預期提高為同比增長34%的680億日元。常務執行董事橫山賢次強調,「即使經濟減速,提高競爭力的IT投資也不會減少」。
業績堅挺的內需企業的範圍廣泛。東京迪士尼渡假村運營商東方樂園由於新遊樂項目「翱翔:夢幻奇航」的開業,入園人數超過計劃。JR東海因訪日遊客等用戶增加,SG控股將法人業務作為中心和快遞提價的效果顯現,均提高了凈利潤預期。
在股票市場,日經平均指數逼近2.3萬點的心理關口。這是因為美國道瓊斯30種工業股平均指數逼近最高點,同時企業業績的觸底預期正在出現。三菱UFJ國際投信的首席基金經理小山洋美認為,「(利潤的同比降幅)在7~9月將成為底部」。
在股票市場,下調本財年預期的日東電工在發佈預期調整後股價上漲,期待今後復甦的投資者的買入突出。
日本經濟新聞的統計顯示,日東電工2019年10月~2019年3月的凈利潤預計同比增長近1成。由於上年同期下滑的影響,下半財年有望時隔3個半財年轉為利潤增長。半導體行情的觸底預期加強,在股票市場,對未來業績復甦的期待正在提高。
但是,如果以製造業為中心的下調業績趨勢加強,投資者的期待有可能落空。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暗示預防性降息結束,外部環境也存在風險因素。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野口和弘 村上徒紀郎 嶋田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