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士跑鞋在奧運會上挑戰耐吉

2021/08/10


  配合東京奧運會的舉辦,亞瑟士(ASICS)啟動了橫跨部門、由社長直轄的項目,短時間內開發出了新款厚底跑鞋。向席捲全球的耐吉厚底跑鞋發起挑戰。

      

  「如果不能提供能夠贏得比賽的跑鞋,我是不會介紹選手使用的」,選手的裝備仲介對亞瑟士説出了挑釁性的話。但這也無可厚非。以日本的「箱根驛傳」(在東京和箱根間往返的大學生驛站長跑接力賽)為例,2018年亞瑟士和耐吉跑鞋的使用率都在20%以上,雙方勢均力敵。但2021年耐吉跑鞋的使用率達到95%以上,亞瑟士為零,徹底敗下陣來。

       

亞瑟士啟動橫跨部門、由社長直轄的項目,用1年零3個月完成「Metaspeed」跑鞋開發,比往常縮短3個月

      

  跑鞋是在亞瑟士合併銷售額中約佔一半的支柱業務。為了製作出「能跑贏比賽的鞋子」,亞瑟士2020年初啟動了由社長直接管轄的項目。把開發、製造、行銷、智慧財産權等各部門的精英召集在一起推進開發。跨部門開發的情況在該公司十分罕見。

   

  亞瑟士社長廣田康人強調,「要克服危機,最重要的是速度」。項目領導人竹村周平表示,「以往開發時各個部門都有決策者,需要花費很長時間,進行跨部門開發可以省時」。

   

  亞瑟士與簽約的日本田徑選手和東非的選手等30人多次召開線上會議,認真聽取選手們對試製品的感受。為了減輕跑鞋重量,試製品削薄了後跟部分。但多名選手反映説:「跑累的時候,重心就會後移。後跟太薄的話,比賽後半程就會出現著地不穩」。竹村周平稱,「選手的意見和開發常識未必一致」,於是和最初相比,增加了鞋跟的厚度。

   

亞瑟士改進鞋底形狀,分別面向大步跑法(右)和快步跑法開發出了兩款産品

     

  亞瑟士還在分析跑步數據時有了重大發現。竹村周平表示,「選手的跑法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加快速度時增大步幅的大步跑法,另一種是提高雙腿擺動頻率的快步跑法」。該公司開發出了針對大步跑法的「Metaspeed Sky」和針對快步跑法的「Metaspeed Edge」,並於2021年3月發佈。開發時間僅1年零3個月,比往常縮短3個月左右。

    

  Metaspeed Sky加厚了反彈性出色的自主材料,容易擴大步幅。從腳後跟部分往前的傾斜設計為5毫米,比普通鞋平緩,確保了鞋底的厚度。Metaspeed Edge的傾斜設計為8毫米,比Metaspeed Sky減少了自主材料。還把中底做成了向兩邊稍微突出的形狀,減少了晃動,更容易控制速度。

    


       

  實驗結果表明,穿著Metaspeed Sky跑馬拉松,跑完全程比原有産品平均少大約350步,穿著Metaspeed Edge跑,跑完全程比原有産品少跑大約750步。竹村周平表示,「如果步數減少,就可以減輕來自地面的反彈壓力」。

     

  也有選手在大賽上拿到了結果。日本選手川內優輝2月穿著Metaspeed Sky的樣鞋時隔8年刷新了自己的最好成績。在參加東京奧運會的選手中,德國男子代表隊的Ringer Richard在4月打破了自己的最好成績。

        

  在東京奧運會馬拉松比賽中,男女共13名外國選手穿著Metaspeed Sky和Metaspeed Edge參加比賽。作為老牌運動用品企業,亞瑟士燃起鬥志,要打破耐吉一家獨大的局面。社長廣田康人表示,「通過讓更多頂級選手穿亞瑟士,使‘跑鞋就穿亞瑟士’的口碑深入人心,從而使普通選手也選擇我們」。

 

  耐吉在創業期曾是亞瑟士的代理店

    

  耐吉是世界排名第一的體育用品廠商,經營跑步用品及足球用品等廣泛産品。2020財年(截至2021年5月),耐吉的合併銷售額為445億美元。是第二名德國愛迪達的約2倍,亞瑟士的約15倍。

       

        

  現在亞瑟士與耐吉在企業規模上有很大差距,但耐吉原本是亞瑟士在美國的銷售代理商。耐吉的創始人菲爾·奈特喜歡亞瑟士的跑鞋,1962年與亞瑟士簽訂了銷售協議,這是耐吉的起源。耐吉在1964年變為法人,1972年取消了與亞瑟士的協議,開始生産自主産品,推出了「Air Max」等暢銷産品。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佐藤諒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