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技術將電動汽車「燃效」提高30%
2014/03/31
![]() |
如果沒有冷卻裝置,電池溫度就會接近60度,因此汽車廠商將60度以上的耐熱性設定為當前的目標。為達到這一目標,電解液、電極及隔膜(絕緣材料)等主要部件均需提高耐熱性。
大金工業與關西大學日前合作開發出了耐熱性更高的電解液和電極。容易起火的電解液方面,改用了難燃的氟類添加劑,並確認在60度下也可正常工作。電極方面,通過將固定金屬材料的黏合劑替換成耐熱性更高的産品等方法,即使在高溫條件下,黏合劑也不會熔化。
電解液目前已先行向汽車企業和電池製造商供貨。今後電極的試製品也計劃送交客戶評測。目標是2020年前後實現實用化。
日本高度紙工業與日本産業技術綜合研究所聯手,提高了電極和隔膜的耐熱性。使用植物纖維進行高精細加工製成的新隔膜,與現有的樹脂薄膜類産品不同,即使在高溫下也不會皺縮,性能穩定。另外,電極使用的黏合劑也替換成了高耐熱性産品。電極和隔膜均已開始試供貨,爭取5年後實現實用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