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發大容量「空氣電池」

2014/09/01


   日本正在推進空氣鎂電池的大容量化研究,該電池的工作原理為通過空氣中的氧氣和金屬鎂發生化學反應産生電能。參與的機構包括古河電池、尼康、日産汽車、日本東北大學、宮城縣日向市等産業界、學界、政府方面的11個單位。

  作為研究的第一步,古河電池計劃在年內生産出發電量為300瓦的應急電源,用於給手機等充電。並爭取在5年後研發出能夠支援家庭用電的發電量為3千瓦的電源,在10年後構建可以作為1千千瓦規模的小型發電站使用的發電系統。

  古河電池等將同時研發發電裝置和裝置的再利用系統,古河電池研發的發電裝置為正極是氧、負極是金屬鎂的空氣電池。這種空氣電池的正極製造工藝簡單,而且負極鎂釋放出的電子數量多。因此東北大學方面介紹,該電池的優點是電池能量密度可達重量相等的鋰電池的10倍。

  由於鎂空氣電池只要注入淡水或海水等電解液便可開始發電,古河電池計劃在年內將此作為應急的一次性電池開始量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