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光合作用離實用化越來越近?
2014/11/21
![]() |
將半導體和金催化劑組合到一起實現光合成 |
東芝開發的技術將半導體和金催化劑組合到一起。讓太陽光照射到半導體上,將水分解成氧離子和氫離子,然後利用催化劑將二氧化碳和氫離子轉換成一氧化碳。據稱,對一氧化碳進行處理後,即可生成甲醇等燃料。
東芝開發的該人工光合作用技術從太陽能轉換至燃料能源的轉換效率將達到1.5%,與植物轉机換效率較高的藻類相當。之前轉換效率最高的是松下開發的電子材料,轉換效率達到0.3%。
不過,人工光合作用技術要想推向實用,轉換效率被認為需要達到10%。東芝表示,通過逐步的技術改良將有望實現這一轉換效率。另外,為了實現在長期使用的情況下也能保證穩定的轉換效率,還需要攻克耐久性的課題。
東芝將在24~28日于日本兵庫縣淡路市召開的人工光合作用國際學會上發表該項成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