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組革命(2)癌症VS人工智慧
2015/11/24
![]() |
國立癌症研究中心啟動將最新的遺傳基因解析用於癌症治療項目 |
如果該項目能過順利進行,日本在癌症治療方面可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比如肺癌,目前會根據病情決定藥物的選擇,而大津等會根據患者的基因組(遺傳基因)嘗試選擇最佳的抗癌藥。這是因為即便是同一種肺癌,從遺傳基因水準來看,也會是完全不同的病。「估計同一種藥發揮藥效的比例最多只能有20%」 。
除了選擇抗癌藥之外,「根據解析結果,還會有免疫療法這一選擇,而非動手術或者使用抗癌藥」。
該中心計劃與日本全國約200家醫療設施合作,耗時2年時間收集4500名肺癌、大腸癌患者的遺傳基因資訊。
關於基於基因組的癌症治療,龐大的數據分析至關重要。因此還出現了能夠對人工智慧(AI)加以利用的研究人員。
「將超越原來的生物學和醫學,開啟一個全新的世界」,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教授宮野悟(60歲)把目光投向了美國IBM的認知型電腦「沃森」。
輸入大腸癌患者的基因組數據後,沃森會將其與高達數千萬份的臨床試驗數據、論文以及藥物專利等遍佈全球的資訊進行比對,不到10分鐘的時間就能篩選出最佳的治療藥候選項。據稱,如果單靠醫生判斷的話「這個工作需要1年的時間」。
宮野在美國的一檔高人氣智力遊戲節目中了解到沃森的活躍程度完勝人類,堅信其「可以用於醫療領域」。大約從2年前開始,接連向IBM發出邀請函,今年7月雙方終於著手開展共同研究,利用沃森進行癌症的基因組診斷和治療。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