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舌頭」來了
2016/02/05
![]() |
岡山大學齒學部主導開發人工舌頭的皆木省吾(左)教授與協助開發的小崎健一(右)教授 |
據日本癌症治療學會介紹,1975年,日本國內被診斷為口腔癌的患者為2100名,而到了2005年,猛增至3倍以上,達到約6900人。除癌症以外,也有因交通事故和工傷等失去舌頭的情況。因此,人工舌頭的成功開發對於患者來説可謂是福音。
人類在發聲時需用舌頭接觸口腔上腭,但舌頭被摘除後,將因無法觸及上腭而造成發聲困難。
日本研究小組利用用於牙科治療的樹脂,根據患者牙齒和口腔的形狀,製成大小合適的人工舌頭。然後用鐵絲將其連接在患者槽牙上,通過殘留的舌根使其上下活動接觸上腭。
另外,還會使用名為PAP的填充物填充增加上腭厚度,使人工舌頭更易接觸上腭。
研究小組的皆木教授稱:「人工舌頭使用目前的牙科臨床材料,製作簡單。希望向全日本的醫療機構提供此項技術,幫助更多人。」
因舌癌摘除舌頭的岡山大學齒學部教授小崎健一也協助進行了開發。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