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團隊:H7N9病毒能在哺乳動物間飛沫傳染
2017/10/20
東京大學教授河岡義裕等人研究發現,在中國的鳥類之間流行並被確診感染人類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能在哺乳動物之間通過飛沫傳染,並具有很強的致死性。研究團隊稱如果該病毒發生全球性流行,恐將造成巨大的健康損害,有必要加以警惕。這一研究成果還將有助於決定病毒疫苗的儲備、製造方針等。
研究成果刊登於20日的美國科學雜誌(電子版)上。2013年中國確診了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病例。H7N9型病毒除了病原性較低的類型外,還發現了基因變異、病原性較高的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方面,2017年2月中國確診2例感染人的病例,之後又發現了近30名感染者。
研究團隊對從中國患者身上提取的高病原性病毒進行了研究,發現了病毒感染給人後細胞更易增殖的基因變異。團隊使哺乳動物雪貂感染病毒後調查發現,病毒在肺部和腦部大量增殖,具有很高的致死性。研究還發現,病毒能夠在雪貂之間通過飛沫傳染並致死。
此外,對小白鼠進行實驗發現,抗流感藥達菲(Tamiflu)等神經氨酸酶抑制劑(neuraminidase inhibitors)效果不大。另一方面,抑制參與病毒增殖的酶活動的藥物「法匹拉韋(Favipiravir) 」則具有很好的抑制病毒增殖的效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