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首次成功克隆出獼猴
2018/01/25
中國科學院的研究團隊在1月24日的美國科學雜誌《細胞》(電子版)上發表成果稱,兩隻基因與原個體完全相同的「克隆」獼猴在中國誕生。採用與1997年英國發表成果的克隆羊「多莉」相同的技術成功克隆出猴尚屬世界首例。
![]() |
首次採用體細胞克隆技術誕生的兩隻獼猴(圖片由中國科學院提供) |
中科院的研究團隊強調了此次成果的意義,稱「克隆猴將對驗證人類藥物效果的實驗作出貢獻」。但克隆與人類相同的靈長類動物存在倫理性問題,未來可能會引發爭議。
此次採用的是被稱為「體細胞克隆」的技術。從分化的體細胞中取出含有染色體的細胞核,然後將其注入已去除核的卵子來製造新個體。自多莉羊誕生以來,科學家已採用這項技術克隆出小鼠、牛、豬等,並將其應用在了畜牧業及醫學研究領域。但體細胞克隆容易出現各種異常,出生率很低,此前並沒有成功克隆猴的先例。
中國的研究團隊將獼猴胎兒的細胞核注入卵子。並添加了促進生長發育的基因,共將79個這樣的卵子移植到21隻雌猴的子宮內。其中6隻雌猴懷孕,産下兩隻獼猴。這兩隻獼猴像普通猴一樣生長發育,已分別存活了50天和40天。中科院還使用成年獼猴的細胞核進行了克隆實驗,雖然誕生出了兩隻獼猴,但均在3~30個小時後死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