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成果:太空生活不影響老鼠的生殖功能
2019/09/26
9月25日,日本大阪大學微生物病研究所教授伊川正人(生殖生物學)領導的團隊宣佈,在國際太空站日本實驗艙「希望」號內飼養了一個月左右的雄性小鼠返回地球後,發現滯留太空對其生殖功能沒有影響。
![]() |
在幾乎無重力狀態下飼養的小鼠=JAXA提供 |
這是世界上首次公開關於滯留太空對哺乳動物生殖器官的影響,預計將成為人類太空旅行時的基礎知識。該項成果已刊登到英國科學期刊的電子版上。
研究人員先是用火箭將12隻具有繁殖能力的雄性小鼠運送到「希望」號。分別飼養在幾乎沒有重力以及和地面同樣重力的2種環境條件下,按照小鼠精子形成的天數35日進行了飼養。
![]() |
在滯留太空期間,兩種小鼠的健康狀態均未出現問題。所有個體活著返回地球後進行了調查,發現滯留太空期間形成的精子在讓卵子受精的能力、生殖器官的組織結構、遺傳基因方面都沒有異常。
使用滯留太空的小鼠精子生出來的後代也是健康的,生長及生殖功能也正常。研究團隊表示,生物在太空會受到失重、強烈輻射、精神壓力等各種各樣的影響。
伊川教授介紹説:「對雌性生殖能力的影響及能否在太空妊娠、生産將是今後的研究課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