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伸彌獲諾貝爾醫學獎
2012/10/09
![]() |
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kyodo) |
關於山中的獲獎理由,卡洛琳斯卡研究所在聲明中稱,「令我們有關細胞和器官進化的觀念發生了革命」。
山中教授於2006年在全球首次利用老鼠皮膚細胞培植出了iPS細胞。iPS細胞是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的簡稱。這種細胞的特性是可利用皮膚等細胞進行培植,然後像受精卵那樣生長為人體所有細胞和組織。皮膚和肌肉等部位發生病變的細胞可以恢復最初狀態,這種發現顛覆了生物學領域的常識。這項研究成果揭示了細胞的時鐘指針可以進行倒轉的「初期化」現象,也就是猶如時間機器一樣,因此震驚了世界。
作為可以生長為人體所有組織的「萬能細胞」之一,還存在胚胎幹細胞(ES細胞)。在美國,已經開始推進旨在將這種細胞應用於再生醫療的臨床試驗,但由於是利用其他人的細胞進行培植,目前還存在難以避免人體免疫功能導致的排斥反應這一課題。同時,ES細胞需要破壞被視為生命萌芽的受精卵進行培植,因此有觀點認為在倫理方面存在問題,而iPS細胞則是利用已經完成生長的人體細胞進行培植,在倫理方面也受到了高度評價,尤其是在歐美社會。
山中教授發佈報告以後,全球研究人員紛紛進入iPS細胞研究領域,再生醫療的研究競爭正在日趨激烈。相繼發佈的研究成果顯示,在利用猴子進行的試驗中,iPS細胞在治療脊髓損傷和腦部疾病帕金森病時發揮了作用。日本文部科學省等機構投入了鉅額研究預算,正在積極推進相關研究。
頒獎典禮將於12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獎金為800萬克朗(約合9400萬日元),將由兩位獲獎者分享。關注日經中文網新浪微網誌
(竹內康雄 巴黎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