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密碼技術:中美領先,日本追趕
2019/11/13
利用光子交換資訊的量子密碼走向實用化的趨勢正在世界範圍內擴大。這是因為可輕易破解目前密碼技術的量子電腦帶有現實意味,不得不進行機密保護的根本性強化。舉國家之力採取行動的中國和美國領先,但日本也將通過政府與企業的合作力爭捲土重來。
在網際網路等領域被廣泛使用的密碼的基礎,是以此前的電腦難以短時間破解的數學問題。其安全性隨著以新原理運作的量子電腦的實現而受到威脅這一可能性浮出水面。10月美國谷歌宣佈開發出的量子電腦能以最尖端超級電腦15億倍的速度解答覆雜計算問題。
![]() |
在此情況下受到期待的是,在理論上被認為不可能盜取的量子密碼。這是基於量子力學這一物理法則的技術,資訊的發送者將用於加密和破解的「鑰匙」資訊放在屬於量子之一的光子上發送。據稱如果第三方試圖盜取,必將留下痕跡,面對非法破解的嘗試,能確保安全性。
要發送量子密碼,需要巨大成本和精力,但在交換機密資訊之際能發揮巨大效果。由於密切關係到軍事和安全保障等領域,舉國家之力加以引進的趨勢在全球擴大。
顯得突出的是中國。據稱到2020年投資額達到1萬億日元規模的國家實驗設施將在安徽省建成,將在量子電腦和密碼的領域爭爭奪主導權。在北京和上海之間建立了世界最大規模的量子密碼網路,在人造衛星和地面之間發送量子密碼的實驗取得成功。在美國,國防部的機構成為主體,正推進量子密碼的研究開發。
日本政府將在2019年度補充預算中列入用於量子密碼通信系統引進的經費。首先在掌管安全保障方面重要資訊的防衛省和日本日本警察廳設置支援量子密碼的信號收發器,進行嘗試。
量子密碼有可能成為巨大的業務。金融機構等已注意到以量子電腦也難以破解的技術。印度調查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預測稱,世界量子密碼市場到2023年將達到5億600萬美元,增至2018年的5倍。
![]() |
在美國,以初創企業為中心,服務開始出現。南韓SK Telecom、德國電信和西班牙電信等世界通信運營商也在引進。而在日本,東芝力爭2020年度實現量子密碼系統的商用化。日本國內企業的舉措今後有望全面啟動。圍繞包括量子電腦在內的量子技術的各國競爭將加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