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的盆地確實是撞出來的
2012/10/30
![]() |
月球表面的「風暴洋(Procellarum)盆地」(KYODO) |
朝向地球一側的月球表面的「風暴洋盆地」中大部分都是陰暗的被稱為「海」的區域。海被認為是月球內部溶岩溢出形成。
從2007年12月到2009年6月,中村等研究人員對「輝夜姬」觀測到的約7千萬個地點的光譜數據進行了分析。運用光譜法來檢測礦物質,調查了有可能是在天體撞擊後溶岩重新凝固時形成的礦物質分佈,結果發現集中在風暴洋盆地邊緣地帶。
中村表示,「天體撞擊使得風暴洋盆地所處地表剝離,溶岩容易噴出,所以這部分月球表面就形成了很多海」。
美國「阿波羅計劃」調查的「雨海」就在這個盆地內,「雨海」被認為是約38億年前的天體撞擊時形成的,因此盆地的形成時期應該更早。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